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透視鏡/多管齊下紓解公院醫生荒\蔡樹文

時間:2022-05-02 04:23:33來源:大公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網誌表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不足,此刻公布首批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正好讓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盡早循特別註冊途徑來港於公營醫療機構服務,有意到香港以外地方就讀醫科的學生亦可參考有關名單以作出升學選擇。

  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不足並非始於今日,是長期累積下來的問題。首先是醫護人員培訓策略失敗,造成每年醫護培訓人數,無法應付社會需要。遠水不能救近火狀況下,容許非本地培訓醫生在公營醫療機構特別註冊,緩解醫生短缺問題。

  解決公院醫生人手荒,不能單靠本地醫學院。回歸前,香港的醫學院學位同樣不充裕,但香港承認英聯邦國家及地區的醫科畢業生在港執業,亦即大量獲認可的英聯邦國家的醫學院,為香港培訓醫生。同時,為非英聯邦醫生定期舉辦在港執業試,主要吸納內地醫科生來港執業。

  為應付人口老化,全球大部分先進地方均面對醫療人手不足問題,部分地方會引入海外受訓醫生以作應對。招攬外援並非香港獨有,新加坡及澳洲均有利用免試方式,引入指定海外醫學院畢業生到當地執業。

  香港要對醫療界保護主義說不,必須多管齊下,包括加強本地培訓及引入海外優秀人才,逐步解開公營醫療系統的死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