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義昊報道:立法會昨日恢復舉行實體會議,就《2022年撥款條例草案》進行二讀辯論。多名立法會議員認同預算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協助中小企業的措施,認為有助提振經濟,穩定市民信心。
李慧琼籲加快土地供應
民建聯主席、九龍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認為,今份預算案整體方向正確,支持了有需要的社群,回應了各界訴求,在協助抗疫的同時亦對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有積極作用。然而,本港房屋問題愈來愈嚴重,期望現屆及下屆政府用最大決心及力度,縮短土地供應的時間,提升市民對政府的信心。
民建聯副主席、新界東北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強調,金融穩定對國家安全非常重要,促請財政司司長在基本法23條立法時,思考如何保障本港金融系統安全,完善相關制度,在制定策略時要涵蓋加密貨幣等新興交易平台。
經民聯副主席、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特區政府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龐大的民生開支下確保收支平衡。她建議政府為北部都會區等大型基建發行債券,緩解財政壓力,同時令項目落成時可以共享成就。她還呼籲特區政府開拓「銀髮經濟」為退休人士創造提升自己的機會。
自由黨主席、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表示,預算案免去了差餉、商業登記費、工商業污水附加費、水費等開銷,並推出電子消費券,對經濟及飲食業界帶來正面的提振作用。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指出,預算案提出寬減薪俸稅、差餉、電費補貼及推出電子消費券,解決市民燃眉之急;住宅租金開支扣稅則減輕租戶的負擔。然而在勞工權益方面,失業援助只屬一次性措施,他呼籲設立恆常的失業援助制度,並在原有基礎上加入更清晰的申請條件,制訂時間表。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譚岳衡表示,面對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外圍政治不確定性增大,香港的金融業難免受到衝擊。他呼籲政府本着量入為出的原則,制訂今後兩年的財政政策,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準備足夠財力應對可能出現的金融風波,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