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1.7%,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8%,較1月及2月份合計平均升幅高0.3個百分點。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3月份基本通脹率按年升幅亦為1.7%,高於1月及2月份合計平均升幅0.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基本食品價格(尤其是新鮮蔬菜價格)升幅擴大所致,能源相關項目和交通的價格亦錄得顯著升幅。
國際油價急升及陸路口岸因大量司機染疫影響副食品供港,市場早就預計首季CPI將上升。在中央的關懷支持下,及時開通多條水路及鐵路等新運輸途徑,有效遏止了瘋狂上升的菜價,香港市民才不用捱貴菜。
當前,香港面臨CPI及失業率雙重夾擊。當局最新統計數字顯示,1月至3月失業率達5%,有18.85萬人失業,就業不足率升至3.1%涉及11.7萬人。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上升,結局是影響到廣大市民的生計,30萬名失業及半失業人口背後,牽涉多少個家庭?
尚幸第五波疫情出現受控趨勢,經濟可望反彈,若趨勢維持向好,預料第二季CPI及失業率會轉好。但絕不能掉以輕心,若出現新一波疫情,脆弱的經濟必然受到衝擊。外圍因素,我們控制不了,但內部我們可做的,是盡快提升疫苗接種率,防止疫情反彈對經濟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