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本港去年底爆發第五波疫情,至二月上旬,每日確診數字開始飆升,政府在2月8日推行「居安抗疫」計劃,允許密切接觸者由原本要到社區隔離設施,改為居家隔離檢疫。其後疫情大爆發,公營醫療系統在2月中旬「爆煲」,不少確診者要在醫院急症室外的臨時帳篷等候求醫,原本只適用於密切接觸者的家居隔離安排,擴至適用於無病徵或病徵輕微的確診者。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在3月13日表示,估計有約30萬名市民正在居家隔離檢疫。就現行居家隔離安排情況,衞生署昨日回覆表示,會進行風險評估,處理患者的隔離安排。如患者情況穩定、病徵輕微甚至無病徵、並已接種疫苗,若其家居狀況許可,便可居家隔離。
衞生署表示,沒有備存居家隔離患者的數字,而在4月8日至10日的全城自願快測並呈報陽性的3128人中,超過八成沒有高危因素,適合居家隔離。
現時,民政事務總署有為居家隔離人士提供支援。該署昨日回覆表示,24小時服務的「居安抗疫」熱線,設有逾200條分線。接獲來電數目在3月中的疫情高峰,曾高達每天約12000次,近日已回落至每天約2000次的水平。
署方表示,自3月14日起全面接管並向未能自行安排所需基本日常用品和食物的居家抗疫人士,提供上門派遞服務。按現時需求,一般收到求助後翌日會送到物資。如果求助緊急,個案會馬上交與「愛心派遞特遣隊」跟進。截至4月13日,該署已向接近三萬個家庭,派送超過九萬個物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