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居家隔離系列2/居家隔離靠自律 專家:不如取消

時間:2022-04-15 04:23:33來源:大公报

  左圖:一對懷疑需要居家隔離的男女離開指定診所後,直接到酒樓飲茶;右圖:兩人照掃「安心出行」入酒樓,其他茶客隨時身陷染疫風險中。

  《大公報》昨日獨家報道,揭發不少居家隔離確診者到指定診所求醫後在社區遊走,甚至到附近的酒樓、茶餐廳用膳,恐增加社區爆疫風險。有懷疑確診者曾光顧的茶餐廳負責人承認,無法阻止確診者光顧,但現有措施無助辨識確診者,只能寄望患者自覺。

  政府專家顧問表示,無病徵確診者亦具傳染力,若政府銳意切斷社區傳播鏈,應考慮收緊安排,否則就應取消居家隔離。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重啟居家隔離者須佩戴追蹤手帶等安排,並加強居家隔離的執法及巡查力度。\大公報記者 方學明、曾敏捷(文)攝影組(圖)

  《大公報》前日獨家報道居家隔離無王管問題,並直擊一對中年男女到黃大仙柏立基普通科門診指定診所求診後,到越秀廣場樓上一間酒樓飲茶;另有一名女子與男孩在指定診所求診後,到崇齡街一間茶餐廳食早餐。

  「乜都叫人自律,但無監察」

  大公報記者昨日再到有關食店造訪,崇齡街茶餐廳負責人對於有懷疑確診者光顧感到驚訝,「我哋有確診者嚟過嗎?幾時啊?我唔知呀!」負責人說無法識別確診患者,他們只需按規定掃描「安心」,食肆便不會阻止客人進入。他又說,在新蒲崗經營茶餐廳多年,這兩年最辛苦及吃力,「係(確診者)都無辦法,我哋打開門做生意,要搵食交租,無計,只希望政府點樣做好。」

  在指定診所對面商場餐廳任職的芳姐表示,無留意是否有確診患者曾到餐廳用餐,但認為現有的防疫措施無助辨識確診者,只能寄望患者自覺,「有患者嚟梗係唔好,希望政府做好隔離令的監察工作,唔好畀確診患者隨時出街,傳播病毒。」

  街坊葉先生說,政府應檢討居家隔離政策,「政府乜都叫人自律,但就無人監察,亦無嚴厲罰則,咁講乜嘢隔離啫!(患者)可以隨便喺社區遊走,有機會傳播病毒,一定唔好,政府應該取消居家隔離,所有確診都送入隔離設施,好返先走得,就可以杜絕社區傳播。」

  議員:應重啟佩戴追蹤手帶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凱欣表示,留意到《大公報》的報道,擔心情況只是冰山一角,政府必須正視居家檢疫的漏洞。她認為,政府應馬上加強執法力度,違者必究,以儆效尤,「除了有人趁求診時周圍走,他們平時係咪按規定留在指定隔離地點呢?政府應該加強突擊抽查。」她又認為,政府應重啟居家隔離者須佩戴追蹤手帶等安排,並在隔離設施足夠的情況下,強制要求所有確診者入住隔離設施。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提醒,現時雖有不少確診者無病徵,但同樣具傳染力,「除下口罩進食或者大聲講話,都是高風險的傳播行為。」他指出,居家隔離對社區有一定風險,政府當初推出有關措施是因為病床及隔離設施不足,若政府銳意切斷社區傳播鏈,應全面檢視居家隔離措施,例如考慮收緊安排,否則就應取消居家隔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