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市區、新界和大嶼山的士,早前申請平均加價20%至26%事宜。部分議員表示不反對加價,但認為應考慮市民的接受能力。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當局在處理的士加價申請時,會作出適當平衡,包括照顧市民接受程度。
若按申請加價幅度,肯定嚇怕人。受兩年多疫情衝擊,除了與抗疫相關行業生機勃勃外,香港各行業無法擺脫蕭條困局,的士業無法獨善其身。
必須承認一個事實,的士上次加價是2017年4月,近5年未有調整車費。如此高的加幅,主要是「追落後」。然而,當所有人都勒緊褲帶,當局卻批准的士大幅加價20%至26%,市民有何反應?
的士加價並無不妥,加幅須符合經濟軌跡的同時,要考慮社會普遍接受程度,平衡車主、司機與乘客三方需求。
的士是公共運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的士申請加價都會引發爭議。的士調整價格有一定機制,但並非恆常檢討機制,從對車主、司機、乘客三方都公平的角度看,當局可考慮採取類似港鐵票價調整機制,避免每隔數年又為的士加價問題掀起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