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

時間:2025-04-28 05:02:24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記者郭瀚林報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趙樂際委員長主持。

  常委會組成人員159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信春鷹作的關於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充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相關舉措,進一步規範執法行為,加強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優化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

  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是通過對現行生態環境法律制度規範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集成昇華,編纂一部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系統規範協調的生態環境法典,是一項立法系統工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提出了關於提請審議生態環境法典草案的議案。受委員長會議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作了說明。

  為規範國家發展規劃的制定和保障國家發展規劃的實施,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國務院提出了關於提請審議國家發展規劃法草案的議案。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作了說明。

  企業家:以法治保障市場主體權益

  多位企業家對大公報表示,立法不僅將為民營企業應對外部風險提供法治保障,更需通過政策扶持破解海外投資人才短缺、市場准入壁壘等痛點,助力企業在綠色轉型、技術創新中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為中國經濟構建內外雙循環新格局注入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對大公報表示,當前外部環境的巨大不確定性,對民營企業參與全球競爭形成挑戰,正需通過立法構建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制度體系,以法治化手段保障市場主體權益,降低外部風險衝擊。「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更需要立足國內大循環主體,通過法律形式明確民營經濟的地位,系統性破除市場准入、融資支持、創新激勵等體制機制障礙,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營商環境。」

  山東佳藝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燕蘭堂說,期待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後,能進一步明確民營企業的市場地位和權利,打破各種形式的市場准入壁壘,為民營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並加強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他還期待從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提供政策支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江蘇開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煌洲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美國開始發動對華貿易施壓以來,企業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比例已從30%降至8%左右。由於較早意識到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並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企業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獲得較大提升,目前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及中亞五國等已成為產品出口的主流市場,美國加徵關稅對企業的影響仍在可控範圍內。

  蔣煌洲指出,中國民營製造業企業在走向海外,尤其是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時,常常面臨人才缺乏和對當地政策了解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限制了企業的國際化步伐,也增加了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運營風險。以人才為例,海外市場的複雜性要求企業具備跨文化溝通、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規則等多方面的人才支持。然而,許多民營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導致在海外市場拓展過程中難以有效應對各種挑戰。

  「在民營企業走向海外的過程中,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作用至關重要。期待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後,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為企業提供海外市場信息、貿易預警等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國際市場變化。例如,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海外投資、併購等活動,提升企業的國際化水平。」蔣煌洲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