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港小學、國際學校及幼稚園下月19日起分階段復課,中學則須等待文憑試核心科目完畢後才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
第五波疫情嚴峻,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提早至3、4月放暑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聯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交代復課後安排。林鄭月娥表示,爭取復活節假期後,即最早下月19日讓學校分批逐步復課。楊潤雄提出,復課後的面授課程仍以半天為主,需恢復全日面授的學校應滿足兩大條件,包括所有直接僱用的教職員必須完成接種第二劑疫苗,以及打齊兩針學生佔全校學生九成。
有小學校長表示,現階段仍然要達到九成還是有一定的困難,部分家長對讓小朋友接種仍有一定擔憂。\大公報記者 鍾怡
全港小學、國際學校及幼稚園下月19日起分階段復課,中學則須等待文憑試核心科目完畢後才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面授課堂時間仍以半天為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提出,若學校需恢復全日面授課堂,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包括學校職員包括教學及非教學人員必須接種兩針疫苗,以及學生接種疫苗兩針需達到九成。
個別班級達標即可實行
楊潤雄補充,若個別學校未達標,但個別班級達以上條件,則允許該級別學生恢復全日面授及活動。另外,如個別學生已達到接種疫苗的要求,學校可安排相關學生在上課日的另一個半天參加非學術性的課外活動,如音樂或體育活動。
據統計,現時95%的12歲至17歲青少年已接種第一劑,66%已接種兩劑;3歲至11歲的兒童,目前58%已接種第一劑,11%已接種第二劑。林鄭月娥指出,接種疫苗的好處除了是保護兒童個人,亦能保護與他們一同活動或在學校上課的兒童。若學校的整體學生群組接種率高,亦能令學校在復課後全日制上課,並可舉行更多課外或體育活動。
在立法會昨日舉行特首答問會中,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問到復課後要如何保護3歲以下,未能打針的兒童。林鄭月娥強調,會要求學校做好防護措施。目前3歲至11歲的兒童第一針接種率只有58%,呼籲家長抓緊時間,在接下來一個月帶3至11歲的小朋友去打針,保護身體健康。
立法會議員朱國強亦關注復課後的具體安排,林鄭月娥回應稱,教育局正和校方商量有關安排的具體措施,之後會公布復課細節。
校長:小學生打針誘因不足
針對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大角咀天主教小學校長周德輝表示,需達到高接種率再復課的目標是正確的,學校亦希望校內可建立安全屏障。但是3至11歲的小朋友在現階段仍然要達到九成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家長對讓小朋友接種有一定擔憂。此外,「打針需要誘因,中學接種率高是因為學業緊張。」小學的課業不如中學繁重,少了這個誘因,家長就不會這麼急着去打針,目前學校調查顯示,仍然有四成家長對打針持觀望態度。
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林翠玲認為,小朋友在學校戴着口罩睡覺、活動也很辛苦,脫下口罩風險又極高,打針可以保護自己和大家。
針對復課後的防疫措施安排,林翠玲補充,除了基本的保持社交距離、保持室內通風之外,學校還會購買一些空氣淨化機。教育局之後也會對學校進行通風系統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