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同學雖然沒有什麼突出表現,但他們好真摯,鍾意你,就自然成日『黐住你、攬住你』,這是主流學校不能得到的愛和滿足感。」大學畢業後,張老師便加入特殊教育需要(SEN)工作行列,在一間嚴重智障兒童學校任教,晃眼已經16年。
特殊教育學校班數少,教師晉升的機會也較主流學校少。表現出眾的老師未能晉升,待遇自然亦不及主流學校,加上照顧SEN學童要更耗精力,願意入行的人愈來愈少。「並非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勝任這份工作,能留下的一定是有心人」,張老師說。\大公報記者 鍾怡
「我第一年教書時,曾經教過一名嚴重智障學生,他不會說話,但經常對着我笑,有時會發出單音,叫我『ma』。我每天餵他吃飯、照顧他,真的好像他的媽媽。很不幸,他突然患病離世,令我下定決心今後一直留在特殊教育學校教書。」張老師不僅是特殊教育老師,更充任SEN學童的代理家長。
全校大約一半學生不能步行,幾乎所有學生不能用言語表達,部分學生更有不同病況,有的需要胃管餵飼,有的要開氣管造口、24小時使用呼吸機。「雖然孩子們吸收的知識有限,但能讓他們日日開心上課、無憂無慮,我就已經很滿足」,張老師說時泛着微笑。
「能讓孩子們日日開心上課、無憂無慮,我就已經很滿足。」
在特殊教育學校任教,必須花更多精力和時間,比方要幫坐輪椅的學生轉移座位和上廁,就要消耗體力。另外,由於特殊教育學校是小學和中學並行,小學教師經常會分擔中學的課擔,一些教育政策也需跟進,比如國安教育、通識科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STEM教育等。「我經常在家OT(加班),最忙的時候甚至要到十點多,偶爾要做到半夜兩、三點才睡。」
特殊教育老師工作量大,晉升空間卻有限。據《資助則例》,以教學人員總數共20人為例,主流中學有八個高級學位教師位。由於特殊學校的晉升位是根據編制教師數目制定,以一般九至十班的嚴重智障學校為例,學校共有一個首席學位教師(副校長)、兩個高級學位教師位和一個高級小學學位教師位。晉升位不足,學校四個主任,只得兩個可得到高級學位教師位的待遇。
張老師續說,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編制又分中、小學部,由於小學組的晉升位比中學組更少,令小學組的教師更難獲晉升機會。有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科主任,因編制屬小學,其薪級點比中學基層教師更低。「老師即使表現出色,也沒有位置晉升。不同職級,起薪點和頂薪點也不同。特殊學校教師無私奉獻和付出努力,但在薪酬待遇方面,的確似被忽略了。」
保良局羅氏信託學校校長陳啟賢表示,由於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晉升機會較少,工作更辛勞及更繁複,招攬人才十分困難。在主流中學,老師擔任五年學位教師加三年高級學位教師,便可具有申請作為校長的年資;但在特殊教育學校,由於特殊學校校長屬於中學部,小學部的即使是已晉升的主任或副校長,若要申請成為校長,需重新再在中學部,如上述累積八年年資。「我認識的好幾位特殊學校校長都是如此,很不合理!」
「去主流學校,可能五年就晉升為高級學位教師;去特殊教育學校,做到退休仍未必能當上主任。」
中度智障兒童學校禮賢會恩慈學校全校逾80位老師,但僅有3個高級學位教師。校長謝慶生說,「同一年畢業的教育專業學生,去主流學校,可能五年就晉升為高級學位教師;去特殊教育學校,或許做到退休仍未必能當上主任。」因為主流學校的老師流動性大,即使一、兩個不退休,剩下幾個也能把位置留出來,然而特殊教育學校卻很難做得到。
此外,特殊教育老師累積了經驗後,也可轉去主流學校,比如到融合教育學校任教,特殊教育學校面對人才流失的壓力就更加大。
「平均不是公平,不能依照主流學校的數據界定特殊教育學校的需求。」謝慶生認為,教育局應重新審視特殊教育學校目前面臨的困境,增加多一個晉升位,或是制定獨立的晉升制度。
能讓孩子們日日開心上課、無憂無慮,我就已經很滿足。
去主流學校,可能五年就晉升為高級學位教師;去特殊教育學校,做到退休仍未必能當上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