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打針鞏固屏障 有利增通關額

時間:2021-12-14 04:30:09來源:大公报

  圖:大眾齊心抗疫,可提高接種率以鞏固本地防疫屏障,有望加快大規模通關。

  市民通關需求殷切,「港康碼」開放申請四日累計已有逾42萬人申請註冊賬戶。分析顯示,若兩地只能有限度通關,部分人或須排至明年聖誕才有機會獲免檢疫通關。有人因「封關」錯過至親離世最後一面而遺憾不已,「港康碼」接受登記首日便搶先註冊,期望盡快能與內地的親人相聚;有人終身大事一拖再拖,希望盡快與年邁父母及未婚妻團聚享天倫樂。他們均期望,社會能繼續齊心抗疫,提高接種率以鞏固本地防疫屏障,令內地更有信心與香港加速商討大規模通關。\大公報記者 解雪薇、伍軒沛

  政府正密鑼緊鼓籌備香港與內地通關安排,但初期配額數目仍未有定案。有分析指出,若僅以首兩日累計30萬人的通關需求群體、申請後只享有一次免隔離資格估算,若明年元旦起恢復通關,每日10000個配額,申請者基本可以趕上今年春節返鄉;若每日5000個配額,要排到明年清明節;若每日1000個配額,則至少要等到明年聖誕方可全數通關。

  「無法見外公外婆最後一面」

  「照顧我長大的外公外婆這兩年相繼離世,我都無法見到他們最後一面」,已兩年未回內地探親的補習社老師王小姐對於未能送別至親深感遺憾,「這種骨肉分離的感受,並非每一個人都能了解,過年想親手給父母個紅包都做不到。」

  「港康碼」開放申請首日便迫不及待申請的她認為,不少跨境家庭備受煎熬,希望特區政府能與內地加強溝通、加強內地信心,爭取更多過關名額。

  中醫師龔先生同樣已兩年未能與移居深圳的父母相見。他說,過去兩年自己不僅未能陪伴父母盡孝心,原計劃前年年底結婚的計劃亦因疫情擱置,現時他一有空便會到香港邊境,但只能望着一河之隔的深圳,遙寄相思。他坦言,申請「港康碼」後不時自問:「我,可以過關了嗎?」

  「政府應切實與內地接軌」

  龔先生坦言,配額制下自己的情況有點尷尬,「說優先,我確實不像奔喪這樣緊要,但又是人生大事。」他認為,通關名額取決於香港的防疫措施的嚴密程度,「要想完全通關,市民要齊心合作,香港政府也要在外防輸入和市民防疫方面,切實做到與內地接軌」。

  「初期採用配額制來降低兩地風險可以理解,但歸根結底是要控制本地風險」,香港銘昇書院創始人、香港高等院校協會會長陳澤普指,目前的檢疫規定下,書院有近100個家庭因未能參加香港教授的講座而放棄來港求學,「對於我們機構和香港的高等教育界,都是很大的損失」。

  他說,從普及社區檢測到疫苗接種,書院一直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現在是通關的關鍵時期,市民更應齊心協力,提高接種率,築牢本地防疫屏障」。在變種病毒威脅下,政府亦應加速推進復必泰第三針接種,以令香港更有條件和底氣,與內地商討加快大規模通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