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編修港史/香港首本《鄉志》明年底面世\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

時間:2021-03-27 04:24:35來源:大公報

  圖:《打鼓嶺鄉志》簽約儀式於3月25日舉行,編撰工作隨即展開。

  香港新界仍保存着一批歷史悠久的村莊,但其歷史文化尚未被系統性記錄。位於港深交界、擁有數百年歷史、近20條村落的打鼓嶺區,將出台香港第一本鄉志《打鼓嶺鄉志》。《鄉志》簽約儀式日前舉行,編撰工作隨即展開,預料明年年底面世。主辦方表示,鄉志、村志的編修,與地方志一樣,均有利於增強香港人的文化認同。而編撰團隊中亦有不少年輕研究員,此次鄉志的編修有利於培養一批關注香港歷史根源、對國家發展具有深刻了解和認識的年輕人。

  《打鼓嶺鄉志》由新界北區打鼓嶺鄉事委員會發起,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表示,《打鼓嶺鄉志》是新界27鄉的首本鄉志,具有特別意義。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和磋商,《鄉志》的主要框架內容亦經上次大會審閱,而鄉事委員會亦籌集到一批資金,現委託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哲學博士、青年學者阮志與他的團隊承接鄉志的研究編撰,正式開展編撰工作。

  持農耕證可往來深港

  身為土生土長的打鼓嶺區村民,陳月明眼見打鼓嶺區發展愈加迅速,變化將愈來愈大,更感到有責任及時保留村落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供下一代了解香港的鄉村歷史。她說,打鼓嶺區的村落,有數百年歷史,也見證着香港由「小漁村」發展到現今東方之珠的歷程,由於接壤深圳,原本亦是「一家親」。

  陳月明介紹道,在英人統治時期曾劃分村落邊界,分成耕作和居住兩個部分,以務農為生的村民無以為生,中國政府遂與港英政府簽訂協議,向在新界有耕作活動的22歲以上農民發放「邊防區農民耕作證」,持證者可往來深港兩地從事務農活動。她說,這個證至今仍保留着,亦正好是聯絡深港兩地的見證,這段故事也會在鄉志中提及。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讀者,陳月明透露,研究團隊亦將在鄉志中加入更多年輕元素,如打鼓嶺區旅遊打卡點、製成電子書等,與現代接軌,希望引起更多人對香港鄉村歷史的關注。她認為,該書對保留香港村落的歷史文化,以至政府重視推行的國民教育,都有深遠影響。

  培養關注港史年輕人

  研究團隊榮譽顧問、香港嶺南大學高級研究員劉蜀永表示,打鼓嶺位於北區,靠近深圳邊界,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內地的影響,鄉志的修撰有利於香港構建全方位的地方志編修系統,對國家十分重視提倡的增強對國家、民族的文化認同和中國歷史文化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劉蜀永表示,團隊中有不少年輕研究員,此次編撰鄉志提供一次很好的機會,培養一批關注香港歷史根源、對國家發展具有深刻了解和認識的年輕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