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非華裔消防員發揮優勢 封區落場做翻譯

時間:2021-02-16 04:24:27來源:大公報

  圖:三名非華裔消防員曾到佐敦受限區域支援,充當翻譯及溝通的橋樑。\大公報突發組攝

  【大公報訊】記者葉浩源報道:自今年1月23日起,本港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多次封區,強制市民進行病毒檢測,冀達到「小區清零」的目標。由於有「受限區域」屬非華裔人士的聚居地,他們或不諳中英文,引起大眾關注特區政府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如何做好防疫抗疫的工作。其實,過往多次的「小區強檢」,政府各部門均有調派非華裔人員到場協助,充當翻譯及溝通的橋樑,可謂大有作為。自此,包括消防處等多個政府部門,特別表示有意招攬更多非華裔人員。

  三位隸屬於尖沙咀消防局的巴基斯坦裔消防員:穆偉健(MOHAMMAD Shakir)、簡華生(KHAN Mohammad-raza)、簡澳沙瑪(MINHAS Mohammas-osama),曾於本港首次封區的佐敦一帶支援。三人主要負責上樓拍門,向住戶解釋封區的安排,以及如何配合做病毒檢測和領取物資等。

  穆偉健說:「由於該受限區域住了很多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等少數族裔,我見到有不少與本地檢測人員『雞同鴨講』的畫面,初時住客會感到無所適從。但當他們聽到熟悉的母語,大家『同聲同氣』,在了解事件後他們都十分合作。」

  現時消防處共有7名非華裔屬員在任,佔整體人數約0.07%。不過,近年投考消防及救護工作的申請人數皆錄得下降,而成功投考率更維持在低水平。消防處指出,主因是通過體能測驗和模擬實際工作測驗的人數偏低所致。

  對於非華裔人士投考消防及救護工作,入職只有6個月的「新丁」簡澳沙瑪直言,非華裔屬員在消防處工作毫無「障礙」,希望有更多同鄉應徵。他表示:「做消防員多以行動為主,所以中英文一般聽說流利就可以,文書工作相對較少,而投考時的筆試亦有中英對照,毋須擔心。入到消防局,膳食方面由於我們是穆斯林(回教徒),不會食豬肉,有時如果飯堂供應的餸菜『唔啱食』,局內的廚師則可另煮一些魚給我們。最後如我一樣,入到局得到同鄉師兄的照應,一定好快上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