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搬葵涌碼頭建屋 可供20萬人居住

時間:2020-09-03 04:23:41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報道:有消息稱中央正在研究在珠海桂山島填海借地予香港建公屋。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這一方式可緩解香港土地短缺情況,由內地填海後租地給香港,也可望破解香港境內填海造地遇到的重重阻礙。但他也坦言,從香港島到桂山島,要先經整個大嶼山,而大嶼山與桂山島的交通如何接駁也是一大問題。至於搬遷葵涌碼頭,空出的土地可解決約20萬人的居住問題,鄭天祥就認為值得考慮。

  鄭天祥指出,在中央支持下,粵港乃至粵港澳如果要聯合開發部分珠海島嶼,在技術或可具操作性等方面問題不大,但需在興建居住區還是港口碼頭等不同用途方面要加以具體分析與研判。譬如,若在桂山島填海後借地給香港建居住區,這裏與香港本土的交通銜接問題亟待解決。

  交通接駁考驗特區智慧

  鄭天祥說,澳門已有向內地「借地」和「借水域」填海的先例,但無論是「借地」的橫琴還是租借的「水域」都非常靠近澳門,交通銜接屬於很小問題。「而大嶼山的面積是香港島的一倍以上,從香港島到珠海桂山島,首先要經過整個大嶼山,而大嶼山與桂山島交通如何接駁也是一大問題。」

  「如果僅是船運,對居民平時出入顯然不夠方便。而由於大嶼山與桂山島之間的海域是負40到50米深的深海區,要在這上面建設四到五公里長的跨海大橋,其項目建設難度不亞於港珠澳大橋的主橋建設,工程會比較龐大。」鄭天祥分析說:「何況,要方便居民出入,除了公路最好還要配上鐵路,公鐵兩用的跨海大橋建設難度更大。而如果採用高橋、吊橋建設,也會受香港機場飛機起飛的淨空要求的較大限制。」

  學者建議碼頭分散化

  「正因為涉及交通銜接難度大等問題,相比租借珠海島嶼建港人居住區,我更傾向於建議建港口碼頭,將目前的葵涌貨櫃碼頭搬遷,將空出的土地建居住區。」鄭天祥認為,葵涌碼頭搬遷現在已有其很大的迫切性,它位於香港市中心,已經被居民區包圍,大量船舶出入已形成很大的污染源。「搬遷後空出的土地可用於居住和商住,可解決香港20萬人左右的居住問題。」不過他也直言,如何搬遷方案需要香港政府與相關部門、碼頭控股方及業界等加快形成合適安排,而不是在一直的爭議與反對聲音中「無限期拖延下去」。

  「葵涌碼頭搬遷可作分散化布局」,鄭天祥建議,一是在香港東南邊的蒲台群島設碼頭,用於香港內部需求的進口貨,這貨量佔到總進口貨的30%;而佔比70%的內地貨出入可放到深圳鹽田港對面的香港沙頭角建碼頭來處理,「這裏航道已有,只需新建碼頭等工程;而附近也可建居住區,滿足港口工人及貨櫃車司機等人群的需求。」此外,葵涌碼頭部分功能也可搬至珠海牛頭島設碼頭。「這裏原是港珠澳大橋沉管預制廠等工程工地,可新建8到10公里的引橋將港珠澳大橋與牛頭島連通,而牛頭島又剛好位於珠江口『河海結合部』,十分方便經香港進出口的內地貨在此裝卸出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