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社區客廳的備餐間地方大,設備齊全,大受會員歡迎。
「我住的劏房只有110呎,在屋企煮飯特別是夏天,真的熱得像在焗爐一樣!」與丈夫及一對子女生活在劏房的麗容,時常走到深水埗社區客廳煮飯給家人吃,她在記者面前示範如何煮三道餸菜,蒸肉餅、白灼蝦、炒菜,再焗一份蛋糕,讓一家人樂聚。
深水埗約有22000個劏房單位,劏房戶數量在全港排名第二,僅次油尖旺區,居住於劏房的基層市民,普遍面對家居面積狹小、缺乏私人空間問題,當中要解決煮食問題,更教他們頭痛不已。
「以前一般不會(在劏房家中)煮太多餸菜,一來太熱,二來多油煙,影響子女溫習讀書。來到社區客廳,自己買材料上來,就可以在這裏(備餐間)煮餸和炒菜,還有湯煲和焗爐,可以燉湯和焗蛋糕,小朋友在另一邊溫習做功課,夠鐘就可以一齊食飯。」麗容表示,早前社區客廳附設焗爐,這份剛出爐的海綿蛋糕,是子女明天的早餐,在這裏煮飯,由於水電費及調味醬料等也是免費,每個月可省回不少膳食費,而且吃得豐富又健康。
煮飯以外,社區客廳為會員提供不少活動和工作坊,麗容小女兒是小學生,定期參與場內舉辦的兒童空手道班,一家人也積極參與客廳的親子及兒童活動,例如芝士蛋糕工作坊、漫畫繪本班等。大兒子已升讀中學,熱愛音樂,經常預約客廳的琴房練習鋼琴及電結他,亦替客廳作過音樂表演,麗容樂見子女比以往更開朗和更有自信心。
外界不少人以為,使用社區客廳的劏房戶,只是純粹的受助者,其實隨着生活質素漸漸改善,不少人慢慢成為施助者。麗容憶述,一家人早前首次參與賣旗籌款,希望為社會出一分綿力,兒子早前自薦參與音樂表演,除了在客廳的活動上演奏,也走出深水埗區,參與在不同地方的表演,發揮一己所長回饋社會。
麗容表示,要多謝政府設立社區客廳,「讓劏房戶可以有更多空間,做一些在屋企做不到的事情。」她期望,越來越多地區設立社區客廳中心,幫助更多的人,「因為(可以在一個舒適的空間)食飯,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