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去年六月全港多個泳灘均有毒海毛蟲肆虐,今年更提早於四月出現,導致多名泳客受傷。
《大公報》在今年四月初率先報道,海毛蟲再次襲港,在荃灣一帶多個泳灘驚現多條海毛蟲,數名小朋友於釣魚灣泳灘嬉水時,疑不慎踢中毒蟲,導致腳部受傷,康文署亦在荃灣一帶泳灣發通告及廣播,提醒泳客小心。
本月中,大公報再揭發港島南區的深水灣泳灘,不少泳客疑被浮游生物叮傷,皮膚長出紅點,嚴重者更周身紅腫滲血。專家表示,海洋浮游生物與微生物種類繁多,如早前出現的海毛蟲、鈎蟲等,現正值水母繁殖季節,俗稱「水滋」的幼體較多,會分泌毒液。皮膚科專科醫生呼籲,傷口未愈或濕疹患者應避免到沙灘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