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學文憑試核心科目筆試昨日開考,由中國語文科卷一閱讀卷及卷二作文卷「打頭陣」
中學文憑試(DSE)核心科目筆試昨日開考,由「死亡之卷」中國語文科卷一閱讀卷及卷二作文卷「打頭陣」。今年卷一的乙部考起不少考生,有中文科老師表示,最困難要數魯迅的諷喻散文,當中含有的寓言成分,令考生無法「照抄」,而是需要知道文章的時代背景才能作答,學生需要具備一定文化常識和「懂轉化」,才能應對拓展性題目。至於作文方面,不少考生則傾向選擇第一或第三題,用抒情或論說形式作答。
文憑試四個核心科之一的中文科,昨及今天連考兩天。昨首日考卷一閱讀能力和卷二寫作,分數各佔24%。其中自去年起閱讀卷甲部加入考核十二篇文言文範文,佔閱讀卷的30分。今年甲部文言篇章,包括《岳陽樓記》、《出師表》等;乙部閱讀篇章題目分別是魯迅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錢鍾書的《談教訓》及劉熙載的《海鷗》。而作文部分則是三選一,題目包括「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就詩歌《想想別人》的體會或聯想,以「想想別人」為題作文,及對「讀書無用」的看法。
老師:含寓言需理解到位
廠商會中學中文科主任何慧微坦言,卷一最難的是魯迅的文章,因為含有寓言成分,並非以作者作第一人稱,故考生需要理解到位才答題,不能像以往抄一些句子作答。她續稱,寓言注重情節,考生須知道魯迅是推廣新文化活動這個時代背景,及熟悉散文集的背景資料,建議考生答題言簡意賅,提取關鍵字眼,聰明地引用文本,選取有用信息。
作文部分方面,任教11年語文的簡慧貞老師認為,大部分考生傾向於選第一和第三條,第一條題目以「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開頭,考生多以人物帶起,用不同層次去鋪排,可以是名人名言或是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娓娓道出帶來的啟迪。而選擇三「讀書無用」的看法,則建議用論說文,包括如何界定讀書的意義,運用足夠的論據去論證「有用」與「無用」,還可用《逍遙遊》中「無用之大用」的論據。對於第二條有材料的「想想別人」,考生需聯繫文本,總結詩意,從他人角度,用同理心談談自己的收穫。
考生:錢鍾書論說文難掌握
應屆考生梁同學認為,乙部較難,特別是錢鍾書的《談教訓》,文言文範文因為篇幅佔的比例較小,尚算可以。另一位黃同學也認為卷一很難,白話文中錢鍾書的論說文較難掌握。至於作文部分,她選擇了第一題,用抒情式手法寫,因為,她平時是常常練習寫抒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