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施政報告增土地供應是重中之重 「明日大嶼」填人工島紓解房困

時間:2018-10-10 03:16:18來源:大公報

  現屆政府第二份施政報告今日出爐,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預告,會提出約250項新措施,涵蓋房屋土地、醫療、福利等多項民生政策。綜合各方消息,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繼續是「重中之重」,矚目新猷包括提出在東大嶼填海造地的「明日大嶼」計劃,及早起動填海造地研究,滿足本港長遠土地發展需要。政府並會致力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研究工廈免補地價整幢改裝為過渡性房屋等。\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文) 何嘉駿 郭詠遙(圖)

  房委會昨日更新未來五年公營房屋計劃,2022/23年度的公營房屋興建,降至只有1.44萬個單位,跌破近年新低,包括1.29萬個出租公屋與綠置居單位,1500個居屋單位。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透露,房屋土地供應、醫療、教育及福利都是施政報告諮詢期間最多人關注的議題,她希望在施政報告中回應社會的關注。

  消息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會交代本港長遠土地供應藍圖,其中最矚目的新猷是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大嶼山與港島之間填出人工島,規模媲美當年的玫瑰園計劃,料成為長遠土地供應新來源,構思中更會有大型跨海基建配合。林鄭月娥早前曾指出,增加香港土地供應,在維港外填海似乎是無可避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的初步觀察則指出,不少支持填海的市民支持「東大嶼都會」。

  料向房協撥地建資助屋

  由於填海造地需時,施政報告預料同時會提交如何加快棕地發展,及提出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等方案,亦會交代如何增加過渡性房屋,解燃眉之急。據了解,政府建議容許工廈免補地價整幢改裝為過渡性房屋,給正輪候公屋的合資格者入住。此外,市建局會接手重建公務員合作社樓宇,推出先導計劃,研究重建合作社樓宇作私樓及資助房屋;房協則研究容許年紀較大、單位又未補價的「資助出售房屋」單位業主,在未補價市場用「大屋換細屋」。

  消息又指,施政報告會交代九幅位於啟德及安達臣道改為興建公營房屋用地的發展,政府可能會向房協撥出超過一幅用地,興建安置屋邨及資助房屋。政府另會撥出約20億元,由市建局統籌升降機優化工程資助計劃。

  產假擬由10周增至14周

  醫療及勞福亦是施政報告重點。據了解,政府會交代興建將軍澳中醫醫院的落實安排,同時承諾增加基層醫療資源,包括在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勞工福利方面,施政報告料會交代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最終方案,並提出將產假由現時的10周增至14周等。

  教育方面,施政報告料宣布增撥資源推行「一校一行政人員」,較大動作是2019年新學年起,落實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學校可以視乎校本情況,最遲2020至2021學年實施。

  林鄭月娥今日上午11時到立法會宣布施政報告;下午2時15分召開記者會回答傳媒提問,晚上出席電視聯合製作的《施政論壇》,進一步闡述施政報告內容。她明日會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回應議員就施政報告的質詢。

  封面續用藍色 字數多兩成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展示新一份施政報告封面,顏色、大小、鋪排都與去年首份施政報告極相似。她稱沿用一樣顏色,因為sky blue(天藍色)是她競選特首時用的顏色,也是她鍾愛的顏色。她今日到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將與去年一樣不會逐字讀出,而是發表講話,重點講述社會特別關注的措施,預料一小時內完成發言,而記者會預留1.5小時,讓傳媒盡情發問。

  她稱,今年施政報告諮詢收到12800份意見書,是以往的數倍,可能因今年用了創新方法與社會互動,包括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錄制短片和fb直播等,其中三分一意見關于土地房屋,17%關注醫療,教育和福利則各占8%。

  林鄭月娥預告今年施政報告字數較去年多20%。若以去年施政報告全文約4.9萬字計算,新一份報告將長逾5.8萬字。

  去年78項措施已落實

  圖:林鄭月娥今年三月探訪肌萎癥患者\資料圖片

  特首林鄭月娥昨早交代去年施政報告的成績表,指250項措施中,78項已落實。她整合10項去年「以人為本」措施進度,包括援助罕見病患者方面,現已有六名脊髓肌肉萎縮癥(SMA)患者或藥廠免費提供用藥計劃,另有三位接受了醫管局臨床評估,稍后開始用藥;這種新藥亦已獲衛生署批準注冊,林鄭月娥承諾,在藥廠免費用藥計劃取消后,政府會落實用藥計劃,以關愛基金資助,做到「無縫對接」。

  脊髓肌萎癥病人免費獲新藥

  政府早前與藥廠達成協議,為本港SMA病人提供免費用藥計劃。林鄭月娥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SMA新藥在特快情況下獲衛生署注冊,可由政府醫管局提供,藥廠本來要撤回免費用藥計劃,仍愿意為現時幾位病人用藥至今年年底,配合政府落實用藥計劃,希望做到無縫對接。

  政府今日會推出施政綱領小冊子,交代去年250項措施進展,林鄭月娥形容,推行進度良好,又特別提早一日在網上公布去年十項「以人為本」措施的進度概覽,包括今個學年起,每年撥款3.7億元,落實公營學校空調津貼,亦正為百多間學校加裝冷氣;天水圍和東涌市中心街市已完成選址研究;優化「在職家庭津貼」推行首六個月已收到4.5萬個申請等。

  市民心聲

  關注醫療 麥小姐(29歲,銀行業)

  政府應多投放資源在醫療。我媽媽正在輪候公立醫院的婦科和骨科,足足要等一年,政府應考慮多放資源增聘醫療人手。

  發展中醫 李先生(40歲,會計業)

  政府可積極發展中醫業,因它在香港擔任重要的角色。現時香港中醫科生如果要實習,都必須到內地,這是不健康的情況。

  應對貿戰 廖先生(45歲,保險業)

  希望政府公布應對貿易戰措施,因有香港企業已面臨裁員風險。希望政府放寬信貸保險給中小企。

  最想派錢 陳先生(30歲,金融業)

  政府派錢給市民最實際!我最關注醫療,因為健康是市民最切身的利益,應該多起醫院,聘用更多醫護人手。

  支持填海 陳先生(34歲,工程師)

  希望房貸利息不要那么高。我支持填海增加土地供應,用全新的土地來發展,較用原已發展的土地再規劃,成本更低。

  增加居屋 張小姐(24歲,金融業)

  我支持填海但不支持在大嶼山建人工島,因費用高,另外島上房屋易受臺風影響,居住不安全。亦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居屋。

  施政報告料將提全面禁電子煙

  圖:大公報早前專題報道,揭露電子煙冇王管

  記者朱樂怡報道:醫學界和教育界連番要求政府全面禁止電子煙及加熱煙相關產品,消息指,施政報告將提出全面禁止電子煙,包括禁止入口及銷售,但不會明文禁止吸食。據悉,政府認為暫時難以全面禁止傳統煙,若全面禁售新興電子煙,可阻止吸煙人口進一步擴大。醫學界表示歡迎,希望盡快立法。煙草事務協會則認為措施會令黑市售賣泛濫。

  政府今年中向立法會提交建議,立法「規管」電子煙,推翻了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全面禁售」的建議,被批評為變相合法化,是一大倒退。醫學界和教育界憂慮「閘門」一開,普及化后便難以「落閘」,亦可能成為未成年人士吸傳統煙的踏腳石。大公報早前專題報道,電子煙「無王管」,年輕人更期待合法化將來周圍都有得買。食衛局當時表示會視乎最新證據,不排除將規管升級。

  業界憂黑市泛濫

  有份反對電子煙合法化的心臟專科學院義務司庫梁達智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政府在禁煙方面沒退步是好事。

  他稱有關電子煙危害的報告,正陸續出爐,包括美國《預防心臟病期刊》今年發表報告指,吸食電子煙增加心臟病發風險近兩倍,希望下一步禁售傳統煙草。醫學會會長何仲平關注措施如何執行,認為愈快實施愈好。

  煙草事務協會主席胡易梅則對政府禁止電子煙的消息表示「幾驚訝」,認為政府提出正式立法建議時,應參考各新型產品特點,采取科學客觀的態度監管,而非盲目禁止。協會又認為,全面禁止只會令黑市泛濫,無助保護18歲以下青少年,政府應提升電子煙及新型產品的質量或成分監管。至于會否有下一步行動,協會要視乎政府具體建議。

相關新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