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公屋等5.3年基層居者冇其屋

時間:2018-08-11 03:16:35來源:大公報

  圖:房委會委員料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今年內勢「破六」,促政府增撥私樓地建公屋

  無水沖涼的偏遠寮屋劏房、一屋十八伙的「棺材房」……《大公報》的「居者冇其屋」系列報道,深入揭示了基層大眾住屋難的苦況,輪候公屋成為他們改善住屋環境的唯一出路。不過,房屋委員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六月,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由今年三月的5.1年,進一步增至5.3年,成為19年來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的新高,與「三年上樓」目標愈行愈遠,整體公屋申請高達26.85萬宗。公屋聯會預期,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今年內勢將突破六年,促政府增撥私樓地建公屋、加推過渡性房屋。/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房委會昨日更新截至六月底的公屋輪候數字,輪候冊有15.06萬宗一般申請、11.79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兩者合共達26.85萬宗,雖然較三月底時略為減少約3800宗申請,但仍貼近30萬宗大關。

  長者一人戶輪候增至2.9年

  輪候「上樓」時間則進一步偏離「三年上樓」目標,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飆升至5.3年,較三月底的5.1年,增加0.2年;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亦由2.8增至2.9年。資料顯示,1998年公屋輪候平均輪候時間曾達6.6年,2000年回落至5.2年,之後停售停建居屋,輪候時間回落至1.8年,但近年反彈後不斷攀升,今年再破五年大關,最新5.3年輪候時間,更刷19年新高。

  公屋聯會恐年內「破六」

  公屋輪候時間刷新高,但建屋量遜預期。房委會早前更新2018/19至2022/23年度、合共五個年度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數字,顯示每一年度的建屋量總數都低於「長遠房屋策略」每年2.5萬建屋量的平均數,其中2022/23年度總建屋量預計更只有1.48萬個單位,僅及長策目標的59%。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估計,今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很大機會升至平均六年,甚至衝破六年。他認為,政府應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推行更多過渡性房屋的措施,呼籲社會及地區持份者支持政府覓地增建公屋。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要求,政府增撥更多私樓「熟地」改作公營房屋,並推出更多政府空置土地興建過渡房屋。他呼籲當局考慮推出「租務管制」措施,保障基層住戶租住權及壓抑租金飆升,並為輪候公屋超過三年的一般申請人提供租金津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