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七成「麥難民」有家不歸 年輕比例趨增

時間:2018-08-06 03:16:33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訊】記者林海瑩報道:劏房湧現,但環境惡劣,住客寧做「麥難民」也不願返回蝸居。團體調查發現,「麥難民」人數五年內增加5.9倍,逾七成受訪「麥難民」本身有居所,年輕「麥難民」比例大增。有19歲「麥難民」認為「有WiFi可以打機」已足夠,有執業中醫「在職貧窮」成為「麥難民」。

  為慳電費交通費夜宿快餐店

  太平山青年商會於今年六月派出逾百名義工,考察及訪問全港116家24小時快餐店,目睹334名俗稱「麥難民」的夜宿者,數字較2013年一個民間調查增加5.9倍。荃灣區是「重災區」,調查員曾在荃灣一間快餐廳見到30名「麥難民」。

  調查員成功訪問53名夜宿三個月以上的麥難民,發現71%受訪者有居所,例如劏房、公屋或住私樓,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早前公布調查僅兩成人另有居所的數據,大相逕庭,但為慳電、慳交通費、睡得更舒適等原因而「有家不歸」。57%受訪者有全職、兼職或自僱工作。

  19歲的「亞龍」是最年輕「麥難民」受訪者,他與父母關係惡劣,不願回家,讀完中學,做地盤散工賺生活費,收工就到麥當勞用餐並留宿,他稱:「我返地盤有錢,麥當勞有WiFi可以打機就得啦。」

  中醫住所當儲物用

  成為「麥難民」近一年的執業中醫阿輝,日間在連鎖中醫診所上班,因是兼職,收入微薄,晚上背着藥包四出上門應診,幫補生計。

  他租住私人單位,但來回要花交通費與時間,不划算,加上住所漏水,他寧願留宿快餐店,住所變成儲物用。

  今次調查計劃顧問李浩然稱,成為「麥難民」有三個層面的原因,包括住屋問題、在職貧窮及家庭關係,七成受訪者因租金高、電費貴及居住環境惡劣而夜宿麥當勞,有住劏房的受訪者稱,業主收取16元一度電的高額電費,根本沒能力負擔額外的冷氣開支。

  太平山青年商會會長黃銳華建議,政府應制定「有溫度」政策,增加資源及撥款予福利機構和前線的服務團體,作更多外展服務,定期調查香港麥當勞夜宿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