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十五五」期間,香港可在資本市場、國際貿易、國際交往等領域發揮獨特優勢,取得更多進展與成效。
擴大自主開放是必然選擇
深圳大學開放與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 顧學明
•「擴大自主開放是中國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主動、國際競爭主動的必然選擇。」從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到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規則對接,標誌着中國開放已從「邊境開放」轉向「邊境後開放」,通過制度型開放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向公平透明方向演進。
「一帶一路」有效對沖關稅衝擊
東興宏觀分析師 康明怡
•面對中美貿易衝突與WTO體系受衝擊的雙重壓力,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出口結構轉型實現了對美出口比重下降與對新興市場出口上升的動態平衡,有效對沖了關稅衝擊。
中美相持關鍵在於科創突破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鄢一龍
•中美關係從「攻守態勢」進入「相持階段」的關鍵,在於科技創新、產業基礎等「卡脖子」環節取得了顯著突破。在此背景下,「加強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被納入「十五五」規劃重點,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創從「戰略支撐」升維為「核心引擎」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黃文濤
•這是首次將「新質生產力」納入全會規劃框架,標誌着科技創新從「戰略支撐」升維為「核心引擎」。近幾次五年規劃中,科技創新地位始終突出。原始創新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已成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變量。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