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聚焦四中全會/新華社:關鍵時期的關鍵部署 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時間:2025-10-24 05:02:43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新華社23日發表文章,題為《關鍵時期的關鍵部署》。文章指出: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是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制定的第三個五年規劃建議,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建議。2026年至2030年,這五年對於中國式現代化意味着什麼?

  全會公報鮮明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把握一個時期的定位,要將其置於歷史的長周期裏觀察。

  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即將收官的「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乘勢而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奮鬥的第一個五年。全會高度評價「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用「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形容這段歷程。

  即將開啟的「十五五」,上接「十四五」、下連「十六五」。制定和實施好「十五五」規劃綱要,是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分階段有步驟實現既定戰略安排的必然要求。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敏銳把握時與勢、深刻洞察危與機,全會公報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全會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重大原則和主要目標。

  與「十四五」規劃一脈相承,全會繼續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確定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並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一個標誌性指標,備受矚目: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這一指標,意味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需要保持適當速度。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為緊要的還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創造和積累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

  這次全會對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行了總動員、總部署,為今後五年我國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全會部署了一系列為「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戰略任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區域經濟布局……細數全會公報列出的工作領域,排在前列的都是當前經濟建設的重要着力點。

  去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到二○二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周年時,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這意味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改革舉措將在「十五五」規劃期內落實完成。

  細讀全會公報,改革創新精神格外鮮明: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一個個關鍵戰略部署,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一脈相承,既是未來五年發展的重點方向,也是改革攻堅的重要抓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動力和活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