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目前已在市內開通多條無人公交線路。
隨着深圳全無人測試與道路分級管理的推進,業界普遍認為,深港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協同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望形成「技術研發+場景應用+政策互補」的合作格局,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也將迎來場景落地、生態完善的黃金發展期。
國家高端智庫CDI資深研究員宋丁表示,香港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算法、高校科研等領域實力雄厚,可與深圳的產業製造、場景應用優勢結合,共同攻克核心技術;香港的國際化人才儲備,能為深圳企業提供跨區域研發支持。
此外,深圳的道路測試場景豐富,香港則在跨境物流、港口運輸等場景具備獨特優勢,且香港與內地的交通制式不同,若無人車能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運行,其技術幾乎可適應全球大多數城市道路。香港作為國際航運與金融中心,可助力深圳智能網聯企業對接國際標準,推動技術與產品「走出去」。
《徵求意見稿》提出建立異地互認機制,吸引國內企業集聚深圳開展無人化測試活動。根據此前簽署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試點互認合作框架協議》,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深圳寶安與前海四地率先探索構建異地互認的資格體系、異地開放的道路體系、異地協同的監管體系,共同推動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