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租賃平台可信嗎?

時間:2025-10-05 05:02:31來源:大公报

  圖:租賃平台可信嗎?

  ❶ 租客陷阱

  「提燈定損」式賠償

  商家以輕微損壞為由要求高額賠償,或故意提供損壞物品。

  原因:商家設置高賠付標準以牟利。

  建議:錄製開箱和歸還視頻,購買快遞保價。

  信息洩露風險

  平台要求身份證、社保等敏感信息,易被濫用,導致騷擾電話或貸款推銷。

  原因:平台未遵守最小必要原則,信息保護不足。

  建議:選擇正規平台,謹慎提供信息,檢查隱私政策。

  高息貸款陷阱

  商家以租賃為名誘導簽高息貸款合同,暗藏遠程操控程序監控用戶。

  原因:商家利用合同漏洞謀取暴利。

  建議:審閱合同,警惕不明費用。

  ❷ 商家陷阱

  租客逾期或變賣設備

  部分租客不還設備或變賣,特別在非正規平台。

  原因:缺乏信用審核和追責機制。

  建議:選擇有風控的平台,要求身份信息並簽合同。

  ❸ 平台問題

  標準不透明

  賠付標準差異大(如按厘米/毫米計算),易引發糾紛。

  原因:缺乏統一定損標準,監管不足。

  建議:平台應公開透明賠付細則。

  監管漏洞

  部分平台允許商家安裝監管鎖,防止設備逾期不還,但可能被商家濫用,非法獲取租客個人隱私信息。

  原因:平台為流量忽視管理。

  建議:選信譽高平台,關注整改措施。

  ❹ 亂象原因

  租客逾期或變賣設備

  監管缺失:市場規模將超700億元人民幣,但標準化不足,糾紛頻發。

  信息不對稱:權責不清,雙方互不信任。

  信用體系不完善:失信成本低,難以約束違規行為。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