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初是不敢寫貓的。古今中外,鼎鼎大名的「貓奴」何其多,寫貓的文章更是浩如煙海,而我,只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貓奴」。可我的小貓是獨一無二的,牠實在是太好了,讓我沒法不寫牠。
準確地說,這隻小貓咪是我先生的「婚前財產」。當牠才幾個月、還是個小毛球時,就來到了我先生身邊。按照貓咪年齡算法,如今牠已是五歲多的「中年貓」了。牠有一個聽了會讓人噗嗤一笑的名字——令狐沖。因為我們家這隻小貓咪膽小又很呆萌,和大俠令狐沖好像實在沾不上邊。這個名字當然是我先生起的。他說,金庸小說裏最愛《笑傲江湖》,人物則最喜歡令狐沖,「個性自由又有堅持」。我們平常更習慣叫牠「沖沖」或者「阿沖」,只有在牠犯錯時才連名帶姓地叫牠「令狐沖」。不過這種時候少之又少,因為沖沖不是個闖禍精。網上常見的貓咪「惡習」,牠是一樣都沒有的。連老舍先生說的養花和養貓的「矛盾」,在我們家也不存在。牠從不折騰家裏的花花草草,總能完美地避開它們,在其中輕盈跳躍。雖然令狐沖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牠又是懂睡覺時機的。我有時候深夜下班回家,先生早已呼呼大睡,但這個毛茸茸的小傢伙永遠都會等我,絲毫不用懷疑。
暖心的令狐沖,是個十足的膽小鬼。每當家裏有人敲門,不管牠在屋裏的哪個角落,第一反應準是飛奔到沙發底下。確認是家人後,牠才會小心翼翼地探出小腦袋來;若來了生人,牠則可以躲上好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每次搬家或去醫院體檢,令狐沖更是如臨大敵。有一次父母來家,還鬧出一場「尋貓記」。眼看就要張貼尋貓啟事,才在客廳櫃子和牆壁間極其狹窄的縫隙中發現了牠——以幾乎直立的姿態躲着,一聲不吭。但膽小歸膽小,令狐沖並不慫。令狐沖有個無毛貓好兄弟,總喜歡對牠「動手動腳」。令狐沖多半都忍讓躲避,但躲無可躲時,兩貓必有一戰。這時令狐沖就顯出「大俠」功力,第二天就能看到無毛貓身上一道道抓痕,還有牠哀怨的小眼神。
我見到令狐沖時,牠就已經是成年貓了,和現在長得一樣。可是每天見到牠,都像第一次見到牠,忍不住想誇牠。「天啊,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小貓咪」「牠的眼睛好大啊」「牠的腦袋好圓啊」……雖然發自內心且熱情飽滿,但誇來誇去總是那幾句。牠的一舉一動——睡覺、吃飯、發呆甚至蹲廁所,都覺得可愛至極。
當然不是我自誇,但凡見過令狐沖的人,就沒有辦法不被牠「俘獲」。父母最初知道我們養貓時,是皺眉頭的。在母親的印象中,貓只是農村用來抓老鼠的「工具」。而父親小時候還和貓有過一段「恩怨」——他養過一隻小鳥,但被家貓吃了。但他們來家裏和令狐沖相處上幾天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牠。之後視頻,母親甚至自稱「外婆」要和令狐沖講話。而來家裏做客的朋友們,不管是不是「貓奴」,都被令狐沖圈粉。奈何膽小如牠,最怕這種場面。朋友們用貓條把牠從沙發底下誘出,再生拉硬拽出來,牠也絕對不惱,只是乖乖「被迫營業」,然後伺機逃跑。大家都誇牠是隻「情緒穩定」的好貓。
不過其實令狐沖也有小情緒,會「窩裏橫」。有時我在衞生間洗漱,牠在門口瞪着圓眼睛等我,時間一長,牠想玩耍,就衝我大聲喵喵叫,奶兇奶兇的。牠也會孤獨。長時間外出時,我們會拜託朋友來家裏照看牠。朋友第一次來家,牠是決計不會現身的。但第二次開始,牠居然主動出現,小尾巴蹭人,小腦袋拱人,朋友離開時還會流露出依依不捨的表情。這讓我們很驚訝,沒想到孤獨會戰勝牠的膽小。我還為牠買了一個攝像頭。有一年除夕,捕捉到小小的牠,獨自趴在窗台看煙花綻放的畫面,內心充滿愧疚。
認識把貓當寵物養的朋友,好像是工作以後的事情了。一開始,我總是分不清貓的品種,什麼美短、狸花、布偶。而有了令狐沖之後,我不用刻意去記,就已經能夠如數家珍。出門看到流浪貓,也總會停下和牠們「對喵」幾句。有一次看到幾隻流浪貓在分食小動物屍體,場面血腥。我簡直無法想像牠們和令狐沖是同一個物種。牠們自由而野性,充滿戰鬥力。我偶爾也會羨慕那些能帶貓出門的人,但不敢冒險將令狐沖帶到讓牠緊張不安的「外面的世界」。但有時候看到在天地間自在飛奔的流浪貓,想到日常在陽台發呆的令狐沖,我還是會想,牠喜歡自由嗎?一輩子都在小小的房子裏打轉,沒見過世界的寬廣,牠會遺憾嗎?令狐沖如果看到外面那些威風凜凜的貓咪,會自卑嗎?我不知道,令狐沖也永遠不會回答我。
記得小時候晚上睡不着覺,總會想到年邁的爺爺奶奶終會離我而去,就忍不住哭泣。如今爺爺已經離開了,失眠時想的有時變成了令狐沖變老、生病甚至離去,又會難以自持地傷心起來。這一天,當然一定會來到,我只希望它來得慢一些,我再準備得從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