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經驗有助內地破解城市更新堵點。圖為居民在福州蒼霞新城社區長者食堂午餐。
針對內地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易居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記者表示,香港作為高度發達的國際化城市,在城市建設和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內地上一輪城市高速發展借鑒了香港的成功做法,比如新建商品房的預售制度等。
他指出,進入城市高質量發展階段,香港仍有諸多理念值得內地參考。面對地少人多的制約,香港客觀、科學化地做好城市規劃,建設用地效率大大提高,地鐵四通八達,500米生活圈應有盡有,公共房屋供應近半,這些做法對同樣城市人口密集的內地一線城市有參考意義。此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要提升城市對外開放合作水平,優化城市開放環境和服務,營造國際化城市生活空間。在打造國際化社區方面,內地應該向香港取經。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長孫占卿指出,香港在應對樓宇老化問題上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法律與市場機制。其中,於1999年生效並歷經多次修訂的《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是為私人市場提供的一條解決產權分散困局的法律路徑,允許持有大多數業權的業主向獨立的司法機構申請強制拍賣整棟樓宇以促成重建。其系統性的制度設計,對內地破解城市更新困局有借鑒價值。\大公報記者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