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許多與中國重名的地名,比如雲南、海南、湖南,不過這三個地方在日本都是市名,而在中國是省名。至於日本的白山市、松原市,則與中國吉林省的兩座城市名稱完全相同。
日本伊勢灣西岸,還有一個「津市」,是三重縣廳所在地。由於這個市的名字只有一個字,且日語發音只有一個音節,所以是日本也是全世界發音最短的城市名之一。
中國也有一個「津市」,位於湖南省北部。二者的得名由來也很相似。日本津市,曾是古代重要的港口;而中國津市,因澧水九條支流在此交匯,遂成為「傍津設市」的港口商埠,有「九澧門戶」之稱。
在日本津市吃過一碗烏冬麵,竟感覺與以前吃過的湖南津市的牛肉粉,口感差不多,實在是夠神奇的。
湖南的津市,幾經存廢,三度設市,完整名稱定為「津市市」。不如日本的「津市」簡潔。當然,當年的主政者也有理由,因為前一個「市」是集市、市場之意,後一個「市」才是行政區劃名字。但實際使用時,卻未免有不便之處。比如當地的政府長官,全稱就是「津市市市長」,若不加解釋,恐怕會被誤會為口吃呢。
在幾十年來城市建設進程中,不知不覺形成了一個執念,那就是城市取名一定要雙字以上。於是出現了「津市市」這樣有些彆扭的名字。還有河南輝縣撤縣設市,竟定名為「輝縣市」。縣與市本來是兩類不同的政區名字,「輝縣市」常會讓人困惑究竟是縣還是市。
二○一○年,雲南潞西更名「芒市」,成為全國第一個單名市。芒市,古代曾稱「芒施」,是當地一個土司。所以名字中的「市」原本只是音譯,並也無政區之意。但當地大膽創新,沒有再畫蛇添足搞一個「芒市市」。反而給人一種很酷很新潮的感覺。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