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全國兩會/研投強度冠全國 北京拓未來產業

時間:2025-03-10 05:02:36來源:大公报

  左圖:北京市聚焦源頭創新,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圖為科研人員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懷柔)實驗站放置樣品。/新華社;右圖: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北京市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大公報記者馬曉芳攝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在要素保障、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長殷勇在兩會期間表示,北京市聚焦源頭創新,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R&D(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連續6年保持在6%以上、穩居全國首位,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醫藥健康3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殷勇指出,支持在京國家實驗室牽頭或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大科學裝置開放共享,讓「超級平台」產出「超級成果」。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充分發揮鏈主企業關鍵作用,力爭產業生態先進性、完整性再上一個台階。/大公報記者 馬曉芳北京報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殷勇說,近些年來,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力發展高精尖產業,努力把北京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動機。

  供需對接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殷勇強調,北京聚焦「卡脖子」問題,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明確生物醫藥等九大專項、160個攻關方向,突破性成果接連湧現。聚焦體制機制,持續改革創新科研範式,支持在京國家實驗室牽頭或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大科學裝置開放共享,讓「超級平台」產出「超級成果」。

  殷勇說,北京市以供需對接為抓手,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一方面,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制定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深化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打通人才價值實現通道,充分調動創新主體積極性。另一方面,積極搭建服務平台,構建良好轉化生態,在全國率先建設25家標杆孵化器,成功孵化出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獨角獸企業。

  「我們以重點產業為支撐,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高精尖,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醫藥健康3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及智能製造與裝備、人工智能等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殷勇指出,北京市積極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重點培育商業航天、生物製造等20個未來產業。充分發揮鏈主企業關鍵作用,力爭產業生態先進性、完整性再上一個台階。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做好服務

  「我們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強化要素保障。做好人才服務,為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創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殷勇表示,北京市新設立8隻政府投資基金,累計投出14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社會投資約360億元。

  在全國人大北京代表團的開放團組活動上,殷勇透露,去年北京地區的「高被引科學家」(指科學家論文被引用次數多)達到431人次,在世界城市裏排名第一位。北京圍繞創新、轉化、產業、服務等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關鍵環節,不斷地推動首都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打造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發動機。

  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在北京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表示,未來小米將繼續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並致力於成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領者,「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時代開始了,國產品牌全面崛起的時代開始了。」他指出,將繼續將更多中國製造和中國創新創造的產品帶向全球市場,「更要感謝北京這片沃土,小米是北京土生土長的科創企業,沒有北京一流的營商環境,就不會有小米在過去15年的高速發展和成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