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瀋陽 培僑師生祭拜

時間:2023-11-25 04:03:26來源:大公报

  圖:來自香港的師生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的烈士墓前鞠躬致敬。\大公報記者于珈琳攝

  【大公報訊】記者于珈琳瀋陽報道:第十批25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24日上午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來自香港、澳門、台灣的十餘名青少年與社會各界代表共同參加了安葬儀式。隨着《思念曲》響起,禮兵們抬起志願軍烈士棺椁繞廣場半周,緩緩走向安葬地宮。港澳台青少年與瀋陽的學生代表一道,手持菊花向烈士獻花致敬,並瞻仰烈士英名牆。儀式結束後,來自香港培僑中學的教師陳志興和五名香港學生共同來到烈士陵園中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烈士墓前,鞠躬祭拜。

  上午10時,在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戰士持槍護衛下,禮兵護送志願軍烈士棺椁緩緩步入現場,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書記、部長裴金佳致祭文後,全體人員向志願軍烈士三鞠躬,27名禮兵鳴槍12響,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2014年至今,已先後有938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在這裏安息。來自香港培僑中學的學生李耀庭表示,「我小的時候通過電視節目,了解到很多抗美援朝烈士的英勇事跡。」正是當國家有難,先輩們挺身而出、勇於犧牲的貢獻,才有了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也很欣慰他們終於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回歸故里,落葉歸根。」

  志願軍書信手稿首公開

  多位志願軍烈士遺屬代表也參與了當日的安葬儀式。志願軍烈士遺屬郎慶霞表示,「我哥哥1950年10月從瀋陽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最後犧牲在鐵原郡。雖然至今我哥哥的遺骸仍未能回國,但我看着他的戰友回來也一樣感受到親人回家的激動。」

  在第十批志願軍烈士遺骸魂歸故里之際,一批志願軍將士在戰爭期間寫給所在單位、機構的書信首次在瀋陽公開。書信字裏行間浸透着濃濃的家國之情。參與此次「英雄精神.城市豐碑─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瀋陽)歷史圖片展」策劃的專家、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名譽會長王建學介紹,此次展出的書信手稿多數是在前線的志願軍戰士寫給家人、單位的回信,主要展現了前線戰士與後方人民的相互鼓舞。「當年,瀋陽市各級單位和學校都給前線戰士寫信,這也成為前線慰問的重要組成部分。」王建學介紹。他同時還透露,目前還有一批珍貴的志願軍烈士家書正在整理中,未來有望集結成冊,對外公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