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易群林在華強北彈奏鋼琴。/受訪者供圖
近日,一段深圳建築工人彈鋼琴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一位頭戴安全帽、身着安全服的大叔坐在鋼琴前,彈奏出一曲曲悅耳的旋律,引來路人的一陣陣掌聲。視頻播出後,短時間內收穫了20多萬的點讚,不少網友讚嘆「身上穿的是生活,手上彈的是夢想」。\大公報記者 石華、李薇、胡永愛
22日,記者在深圳市光明區一處建築工地附近的民房裏找到了彈琴的大叔。他名叫易群林,來自湖南岳陽,今年已經56歲。如今他在這家工地上做洗碗工,偶爾也接一些其他工地的雜活,他的兒子也在這家工地上工作。
「心情很激動,彈完之後回到家心臟還在『突突』的跳。」雖然視頻發布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天,但談及在華強北彈鋼琴的經歷,易群林仍難掩激動之情,這是他來深圳之後第二次彈奏鋼琴。上一次還是去年在下工回家的路上,他碰到有人在搬運鋼琴,對方同意讓他彈了會。
讓人驚訝的是,對鋼琴情有獨鍾的易群林從未真正學過鋼琴。15歲那年,他從鄉下來到縣城姨媽家作客,恰巧表哥買了一架鋼琴,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聽到,也是第一次觸摸到鋼琴。
「當我聽到鋼琴的旋律時,不自覺的就淚流滿面,姨媽還以為我生病了,準備帶我去醫院。」易群林回憶說。自此之後,易群林對鋼琴的愛好一發不可收拾,每當得空都往姨媽家跑,50多里的山路也不能阻隔。
家徒四壁 不棄音樂夢
易群林家中兄妹五人,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也不為過,只上到初中就被迫輟學務農。60年代及70年代初的農村吃飽飯都很難,更何況拿出錢去學鋼琴。易群林告訴記者:「讀書時老師教我們哆來咪發索拉西,我就用紙把7個音符寫下來,分別對應鋼琴的鍵盤,多練練就會了。」
通過長時間摸索,易群林終於學會了鋼琴,雖然並不專業,但他還是學會了彈奏上百首樂曲。「一般的曲子我聽三遍就會彈了,這可能跟天賦有些關係。」
為了生計,2004年易群林來到深圳打工,他用雙手組裝過玩具、電子元件,握着鐵鍬和過水泥,洗過碗,幹過建築短工,就是幾乎沒碰過鋼琴。常年的體力活使得手指不再白皙、纖細,黝黑而又長滿繭子的手,彷彿與潔白的琴鍵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不知不覺,老易來深圳已經快二十年。提起這些年在深圳的生活,老易只覺得時間走得快,但深圳城市發展的速度更快,他也自豪於見證着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
工作累了 吹吹口琴
「音樂就是我的靈魂和寄託。」易群林告訴記者,當他工作累了,心裏煩了,都會帶着心愛的口琴吹上一曲,心情也漸漸緩解。這把口琴易群林花了200多元,雖然五年過去了,但依舊如新。「衣服髒一點沒關係,樂器堅決不能髒。」
4月16日,易群林與工友一起在華強北附近幫工,得知有公益鋼琴,手癢難耐的他在下工後立刻前往。《致愛麗絲》、《粉紅色的回憶》、《梁祝》一首首曲子彈出後,不僅引來路人一陣陣讚嘆,就連兒子易文理也沒想到父親會彈得這麼好。
易文理立刻拿出手機,將父親彈奏的畫面通過短視頻發布出去,沒想到竟意外走紅,短時間內點讚量超過20萬。老易的視頻走紅網絡後,不少網友感動點讚:「這雙手,可築神州大廈,可譜華夏樂章!」「肩上是責任,手上是愛好。」「他也曾是懷揣夢想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