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古蹟活化/八百年德壽宮 重現宋韻風采

時間:2022-11-20 04:25:40來源:大公报

  圖: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將在杭州揭幕,媒體記者在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重華殿內參觀。\新華社

  隨着重華宮宮門緩緩打開,800年前就與南宋皇城遙相呼應的德壽宮重現世人眼前。11月18日,歷經近2年時間修建的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南宋皇家園林的宮苑典範,德壽宮曾為宋高宗趙構禪位後居所,後宋孝宗也在此居住。1984年德壽宮遺址首次被發現,經歷四次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2020年12月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建設正式開工。依託考古遺址,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採取了室內展示展陳、數字化展示、遺址模擬展示等手段,系統展示南宋歷史文化全貌。\大公報記者 王莉杭州報道

  「德壽宮是中國南宋禮制規格最高的建築之一,在中國古代建築史、園林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副局長卓軍介紹,這座曾經是秦檜向宋高宗趙構討來的丞相府邸,在宋高宗禪位後被作為自己的養老之所,並起名「德壽宮」,宋孝宗禪位後也生活於此,兩代帝后在此生活共四十餘年。

  幾易其主 兩代帝王居此40餘年

  「鼎盛時期,德壽宮內擁有建築270餘間,北苑『小西湖』劃分為四大區域,布置春夏秋冬四季景觀,無疑是南宋建築和園林的集大成者。」卓軍介紹,「經過近三十年先後4次的考古發掘,德壽宮遺址揭露面積近7000平方米,發現大型宮殿基址、磚砌道路等諸多遺跡,出土各時期文物6696件。」

  遺址揭露後,對它進行可持續的保護展示逐漸提上日程。2020年10月,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一期)中西區項目文物保護方案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同年11月23日總體方案獲浙江省文物局批覆,12月28日正式開工。為復原歷史建築風貌,在修建過程中集成前期4次考古發掘精華,遵照建築布局,結合《營造法式》《思陵錄》等歷史文獻,及大量宋代宮廷界畫、皇家古代園林考究,在保證遺址安全前提下,基本恢復高宗、孝宗時期的重華宮和慈福宮的建築格局。

  攻克難題 4000餘平米露明展示

  卓軍表示,修建後的德壽宮是首次最大面積露明展示等級最高、復原研究最充分的南宋皇家建築園林遺址。「對土遺址而言,回填是最好的保護方式。但對於鏈接過去與未來的德壽宮遺址而言,應當恪守『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通過保護展示,實現上承優秀傳統、下啟文化創新,為激發文化自信盡應有之力,這才是它帶給人們的最大價值。」在50餘位權威專家的幫助下,基於對遺址的整體研究評估,最終對4000餘平方米最有闡釋價值並具備露明展示條件的遺址進行原址原貌展示。

  同時,在修建過程中還面臨如何實現首次最大範圍系統保護潮濕環境下的南宋建築園林遺址的難題。「關鍵是止水防水和病害防治。」卓軍介紹,「根據遺址的病害類型做出了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對黴菌苔蘚這些微生物病害進行殺滅和預防。為了進一步保證保護展示過程中遺址的安全,有效預防病害發生,還開展了針對性的保護監測。此外,還要阻隔大氣降水,為遺址提供最適宜保存和展示的小環境。經過充分的論證後,為遺址設計了保護廳棚,這也是首個原址原貌原尺度標識復原展示南宋皇家建築的形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