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征程 再出發/習近平:弘揚建黨精神 為二十大目標奮鬥

時間:2022-10-28 04:25:19來源:大公报

  圖:10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這是習近平等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專程從北京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奮鬥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的堅定信念。習近平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鬥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鬥。

  27日上午,習近平等集體乘車,來到位於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革命舊址。1938年11月,中共中央機關由鳳凰山遷到楊家嶺。在楊家嶺期間,我們黨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領導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開闢正確道路

  習近平等首先來到中共七大會址。1945年4月至6月黨的七大在這裏召開。我們黨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到黨的七大召開時已經擁有了121萬名黨員。習近平緩步瞻仰會場,他表示,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標誌着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在思想上,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在組織上,黨形成了一支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久經考驗的政治家集團。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黨後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闢了正確道路。

  隨後,習近平等來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嶺的革命經歷在延安時期,楊家嶺是毛澤東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著名的「窰洞對」就是在這裏進行的。「窰洞對」的要義,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窰洞對」中,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督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習近平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實講好楊家嶺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

  《東方紅》充分說明人民選擇

  講解員介紹了當年陝北人民在民歌《白馬調》基礎上創作和傳唱歌曲《東方紅》的過程,並現場作了演唱。習近平指出,這些歌頌黨、歌頌毛主席的文藝作品都是人民群眾自發創作的,充分說明人民選擇了毛澤東,人民擁戴毛澤東。

  隨後,習近平等集體乘車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

  從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和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總後方。展覽全面系統展示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在延安領導全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習近平等依次參觀了「中共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創建新民主主義的模範試驗區」、「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展覽內容。習近平不時駐足觀看,同大家一起緬懷黨中央在延安時期的崢嶸歲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