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航天員到底有多少種衣服?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軌工作已逾40天,他們即將在空間站首次迎來問天實驗艙的到訪,並首次通過問天艙氣閘艙進行太空出艙活動,航天員穿飛天戰袍出艙作業的畫面讓各方翹首以盼。通過官方公布的視頻,網友們注意到了航天員的「太空衣櫃」。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次航天員的衣服更加多樣,彩色的運動衫也十分搶鏡,着「企鵝服」對抗失重也讓人大開眼界。航天員到底有多少衣服?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航天員的「變裝秀」。\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牽動着億萬公眾的心,每每官方公布他們的近況視頻,網友們都是拿着「放大鏡」一幀幀的找亮點。最近,他們的太空變裝秀就成為網絡熱議話題。神舟十四號乘組從酒泉「問天閣」出征時穿着的艙內航天服,是他們在飛船發射階段的「官方着裝」。據介紹,白色的艙內航天服是航天員在載人飛船中的壓力應急救生裝備,一般在待發段、上升段、返回段、變軌、交會對接過程中或飛船出現壓力應急時使用,為航天員提供生命保障。
身穿節日服 儀式感滿載
在「變裝秀」中最高端的,還是太空出艙階段需要使用的艙外航天服。艙外航天服是航天員出艙活動時使用的個體防護裝備,相當於小型航天器,用於生命和作業保障。在空間站任務階段,航天員系統為航天員配備了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在空間站階段,「飛天」服已經過神十二、神十三乘組多次驗證,能夠保障航天員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下進行長達8小時以上的艙外作業。神舟十四號乘組也將迎來他們的首次太空出艙,目前他們已經完成對艙外航天服的巡檢測試。
平時在空間站工作時,航天員的着裝也因為工作狀態不同而改變。例如,航天員有專門實驗服,這是他們在進行醫學實驗及在軌體檢時的穿着。實驗服上設計有尼龍搭扣和拉鏈,這樣的設計方便航天員進行各項操作。實驗服是淺灰色的,非常實用。
企鵝服則是對抗太空失重的利器。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下長期生活,由於沒有重力作用,人體的肌肉會萎縮。
企鵝服裏面有很多彈性帶,類似地面上做運動的拉力器,航天員穿上後通過彈性力的作用,使肌肉感到緊張,避免肌肉萎縮。
休閒服是航天員在軌工作和生活比較常見的衣服。這類服裝穿着十分方便、舒適。節日服則是航天員在特殊節日時候的着裝。節日服讓航天員們在太空中過節也跟在地面一樣有儀式感。
文化衫上可印個人話語
除此以外,航天員還有各種不同顏色的鍛煉服。鍛煉服是航天員在軌鍛煉時的着裝,神十四乘組的鍛煉服顏色更加豐富多彩,除大家常見的藍色,還有黃色、紅色、橙色、粉色等。值得一提的是,神十四乘組還帶了一些個性化的服裝,例如一些文化衫,用於平時休閒時候的穿着,航天員可以在上面寫下自己最想說的話。劉洋在升空前就透露,她就在文化衫上寫下了「最亮的坐標是祖國」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