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珠海報道:拱北海關透露,今年一季度,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共監管出口供港水產貨量超9250噸,同比大增超1.6倍;貨值4.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近75%。目前,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已成為珠江西岸地區供港鮮活水產品的主要離境口岸。
凌晨時分,一輛滿載鮮活魚蝦等水產的貨車駛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海關監管區,幾分鐘便完成「一站式」智能卡口自動驗放,駛向香港。這是珠江口西岸的水產品經陸路供港的常見場景。
「隨着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經拱北關區出口的水產品在香港市場佔比大幅提升。」海關在強化口岸防疫、加強對種養殖基地源頭監管與日常風險監測的同時,海關還須對一部分實施屬地查檢現場作業,助力鮮活產品供港澳一路暢通。
「鮮活水產品對物流運輸、通關時效性要求高,海關開闢綠色通道,提供查檢精準預約服務,優先安排『人等貨來』。」珠海市海淼水產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翁錫鵬說:「目前我們每天有大約8到10車水產品供應香港市場,總共30餘噸。」
廣東省中山食品水產進出口集團的淡水魚供應量一度佔廣東省淡水魚供港量約8成。
今年以來,因香港第五波疫情,該企業原路線受影響,轉而選擇從港珠澳大橋口岸通關。該集團副總經理葉銓森稱,港珠澳大橋海關為企業提供24小時單證審核和通關服務,現在該企業全部出口水產品均通過港珠澳大橋通關,日均出口量近3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