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維港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鄧強光。\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在位於廣州琶洲的辦公室內,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副主席、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執行理事、暨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理事、香港維港教育集團董事長鄧強光接受了大公報的專訪。經常來往粵港兩地的鄧強光發現,像他一樣在廣東工作的香港人數量不少,而下一代子女教育問題始終是縈繞在北上港人心頭的話題。為此,他創辦的香港維港教育集團在灣區內地城市陸續推動設辦港澳子弟學校,解決北上港人教育問題。
「以前港人來廣東,孩子要上課,只能二選一:要麼是國際學校,要麼是公辦學校,基本很少有其他選擇,而且內地這兩種學校都很難與香港教育體系銜接得上。」鄧強光告訴記者,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最新人口普查數字,一年之內至少有一半時間在廣東的香港永久居民約有53萬人,14歲以下的港人子女高達20多萬。子女的教育問題是決定港人是否願意到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對於目前在廣東港澳學生的數量,目前港澳子弟學校的數量依然是未夠的。」鄧光強告訴記者,在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開辦一年後,集團也在東莞建辦一家新的港澳子弟學校,將於今年九月份正式開學。
鄧強光表示,港澳子弟學校的模式,是在小學到初中開展「IB+港澳融創課程」,以香港課程為核心,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部分課程採用雙語和粵語授課。「香港同學若完成學校高中課程後,可以參加DSE考試,並通過DSE的成績申請內地、香港或海外高校;另外,也可以參加內地港澳台僑聯考,升讀內地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