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為了家人,風裏來雨裏去!」

時間:2022-06-19 04:24:26來源:大公报

  圖:跨境司機陳文送在深圳灣口岸排隊等候駕車通過關口。/大公報記者李昌鴻攝

  今天是父親節,有一群父親為了工作犧牲與子女共聚的歡樂時光,兩地奔走,於運輸旅途中度過屬於自己的節日——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原本便工時長、休息少的深港跨境司機更是長期過着「車上車下」兩點一線的生活。對於跨境司機群體而言,家庭永遠是他們最大的前進動力之一。

  年過五十的香港跨境司機陳文送說,自己每天駕駛的那一架貨車,對自己和自己的老婆子女,都有「養育之恩」——因為在過去的二十餘年裏,自己就是靠着一架貨車往來內地與香港,為市民運輸生活用品之餘,也以此安身立命。然而,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對跨境司機而言是數十年未見的考驗。「辛辛苦苦養家,至少要二十多年,才能把孩子養大送入大學。」陳文送感嘆,把孩子養育成人是父親應盡的責任,自己想讓兒子報考警察,以報效祖國、服務香港。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每天工作超過二十小時的陳文送滿載着家庭的責任和父愛,依然奔波在路上,「為了家人,風裏來雨裏去!」\大公報記者 李昌鴻深圳報道

  50多歲的陳文送,人生的大半時間都在從事跨境運輸工作。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跨境司機的日子便一直不好過。今年年初香港爆發的第五波疫情更對他們中的許多人造成了巨大衝擊。深圳為嚴防疫情輸入,在皇崗、深圳灣、文錦渡和蓮塘口岸分別設置了接駁站,跨境司機在接駁站下車後,由本地擺渡司機將貨車開到深圳各個區設置的接駁場地,再由作業司機將車開到工廠裝貨、卸貨,之後再由擺渡司機將車開回至口岸接駁站。疫情前原本可由一人完成的工作,如今要由跨境司機、擺渡司機和作業司機三人合力完成,無疑使得運輸成本大幅增長。陳文送稱,僱用內地作業司機的近1000港元費用也要由他自己支付。

  披星戴月往返兩地

  15日,陳文送凌晨兩點便從香港出發,開始了工作:先過香港海關,做核酸測試,一個半小時後到達深圳灣,再做測試,等核酸報告。拿到「雙陰性」結果,終於可啟程前往附近的口岸接駁站,然而大量跨境貨車等候過關造成的長時間排隊,使得他在當天下午三四點才順利到達接駁站。「一公里路程有時要排隊10個小時。」陳文送說,情況順利時,也要花上五六個小時。

  陳文送的貨車在接駁站經過消殺,由擺渡司機將車開到前海保稅區,交由作業司機裝貨。其間陳文送在接駁站休息,等到貨車被擺渡司機送回接駁站時,已是晚上8點。而對陳文送來說,一天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上車,過關回香港,一小時後陳文送已經在前往葵涌碼頭的路上。等待着他的則是送貨、卸貨,再開車回車場,回到家已是凌晨一兩點──距離出發過去了整整24小時。

  奔波了整整一天的陳文送,第二天只得讓工友幫他頂班,這樣也能讓歇業的工友有一點收入。他給記者算了筆賬,說自己5月一共北上拉了8趟貨,6月前半個月拉了七八趟貨,有近一半由工友頂替,「太累了。」

  「不要浪費,心意就夠了」

  做這一行的人都知道,跨境司機工時長、休息少,風裏來雨裏去是常態,以至於現在很少再有年輕人願意入行。但幾十年間,陳文送就這樣駕駛他的貨車滿載着貨物,不辭勞苦地於內地和香港貨櫃運輸線上奔波,為的就是「養家」。陳文送說,自己已算是同行中較為幸運的一個,畢竟家中的兩個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有了工作,購車貸款也在去年還清,「我許多工友家裏都有幾個孩子,租房住,並且還在供車貸,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長時間開車,許多跨境司機常常來不及吃飯,只能在車上多放幾個麵包,餓了便吃兩口,不少同行都被胃病困擾。

  「辛辛苦苦養家,至少要二十多年,才能把孩子養大送入大學。」陳文送感嘆,跨境司機長時間辛苦工作,雖然賺的不很多,但能夠把孩子們養大也是完成了一位父親的責任和任務。「我心底還是十分感謝社會和國家一直以來的好環境,讓我們有機會打拚。因此,我想讓兒子報考警察,以報效祖國啊。」父親節來臨,兩個孩子都向他送去問候,並購買禮物感謝爸爸的養育之恩,「還要請我去外面吃飯,我不同意,不想讓他們浪費錢,心意到就夠了。」陳文送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