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同樣忽然間遭遇專家集體流失的,還有阜外華中醫院心血管病醫院。該院一位科主任告訴記者,「從周一到周三,也就是這兩三天,超聲科走了4個,心外科走了7個、麻醉科走了2個、重症護理和專業輔助走了9個。這22位突然換東家的骨幹中,高級職稱的專家就有11位……」
據了解,忽然被「虹吸」流失近四十名專家的兩家醫院,一家是國家規劃在河南省部共建的區域醫療中心,另一家是鄭州市心血管病防治的學科領銜醫院。這些集體易主的專家平均年齡42.3歲,專業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學科和與之相關的重症救治及其輔助學科。其中不乏學科帶頭人和業內骨幹。他們的新職位無一例外地都去了同一城市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位副院長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這是我們新院長上任後謀劃了幾個月,為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實施的人才引進戰略。隨後省內、國內還會有更多的優秀中青年業務骨幹,陸續加盟鄭大一附院……」
面對幾乎一個科室團隊的集體去職,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一位負責人憤憤不平地表示,「作為市級基層醫院,近年來我們在引人、留人和發展上面臨很大壓力。人才不是不可以流動,關鍵是該怎麼流動。不講規則悄無聲息地挖人,而且一挖就是一個團隊,弄得我們正在診療的臨床業務措手不及。目前這個情況,已經向鄭州市委主要領導彙報了。」
鄭州七院這位副院長還告訴記者,早在2018年6月原河南省衛計委就發出《關於確保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穩定的通知》,明確一系列硬標準,規範基層人才合理流動劃出紅線,要求確保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穩定,完善基層人才激勵機制,遏制衛生人才非正常流動。2020年7月,國家衛健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出通知,明確提出禁止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下級醫療衛生機構「虹吸式」搶挖人才。
多位受訪的基層醫院負責人均表示,大醫院、或者說超大型醫院對人才的虹吸,勢必會加劇對患者的虹吸效應。這與國家推動分級診療、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相違背,也不利於構建總量擴容、布局合理、群眾便捷就醫的醫療服務格局。」
近四十名專家同時集體去職到鄭大一附院,在河南醫療行業引發爭議。河南省衛健委一位調研員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這些醫務人員確實沒有變更執業地址,就去鄭大一附院了,省衛健委了解了相關情況後,已經發函叫停。但鄭大一附院是鄭州大學的直屬機構,省衛健委也只是診療業務領導。人家聽不聽,恐怕都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