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春有為/122才俊膺五四獎章航天界大豐收

時間:2022-05-04 04:24:46來源:大公报

  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中國青年五四獎章」3日揭曉,122名優秀青年獲得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33個青年集體獲得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獲獎者中,有大量奮戰在科技創新前沿、勇於探索全球技術「無人區」的青年和集體。從天問一號實現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中國空間站建造及關鍵科學實驗櫃研製,到完成載人登月技術攻關,今年共有多達7名青年航天專家、5個青年航天團隊獲得五四獎章。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征程上,獲得五四獎章的青年科研人員為全國青年作出了榜樣,樹立了標桿。有年輕航天人表示,「我們這代人很幸運,趕上了好時代」。\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黃 震 航天,是讓人振奮行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型號副總設計師黃震,是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他突破了神舟飛船與空間實驗室繞飛、手控交會對接等技術瓶頸,使自主設計的全新構型多用途飛船返回艙性能提升55%,首創無控自由飛行策略並取得成功;實施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高速再入飛行試驗,首次從8000公里高度返回地球;組織完成了載人月面着陸器定點落月、月面極端環境生存等關鍵技術攻關。

  突破瓶頸 載人飛船從跟跑到並跑

  2010年,黃震來到航天五院,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團隊中的一員。2013年,黃震與一群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青年組成項目團隊,踏上研製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征程,目的就是要做到國際領先。2016年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成功返回,完美獲取了4%的高精度氣動數據。2020年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發射,落點精度達到10.8環,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我們用七年時間實現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技術由跟跑到並跑的飛躍」,黃震說。

  中國空間站將在今年完成建造,新一代載人飛船技術也獲得突破,中國已具備開展載人登月的條件,這是黃震的新「戰場」,他開始了研製月面着陸器的新征程。「航天,是一個讓人很振奮的行業,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它會帶給你一種強烈的探索欲,一種追求」。

  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