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寓教於樂/戲劇進校園 培育孩童創造力

時間:2022-04-23 04:24:54來源:大公报

  圖:杭州天地實驗小學老師王天陽(右一)在戲劇課上引導學生們互動。\大公報記者俞晝攝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多項修訂中,「戲劇進校園」成為了許多學生最期待的變化。而在浙江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戲劇早已經走進課堂,融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參與表演訓練,孩子們收穫了笑聲,而戲劇與教育的碰撞,也產生訓練思維、改善身心、培育創造力的「療育」效果。

大公報記者 俞晝杭州報道

  走進杭州天地實驗小學的戲劇課,一群二年級的小學生正跟着無形的「風」在舞台上玩耍:一位胖胖的男孩努力地鼓起腮幫子,用身體演繹被風吹跑的氣球;一位紮着辮子的女孩正試圖將身體扭成麻花狀,扮演在風中擰成了一團的圍裙……

  一位以手持鼓的老師被學生們圍在中間,他叫王天陽,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表演專業。今天他正在用繪本《風喜歡和我玩》的內容,鼓勵孩子們充分感知充滿力量的「風」,以及物體在「風」中的對抗與變化。「風把圍裙擰成麻花,吹落了所有它能吹下的晾衣架,把傘給弄壞了……這樣的情景,能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同時嘗試找到處理方法。」

  記者看到,當「風」停止後,學生們圍坐在舞台上,一邊看同學們演繹,一邊哈哈大笑。在王天陽看來,戲劇演繹能教會學生用身體感知外界並引發思考:「孩子們的身體被喚醒,情緒得以釋放,思維也在無形中得到了訓練。」

  推教育戲劇 做有「力量感」的人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的校長王雷英是「天地教育戲劇進課程」的推動者。早在2014年,她就提出「要用整個身體來學習」的觀點。「教育戲劇通過情景搭建、分享展示,鼓勵學生們解放天性、自由成長;通過戲劇角色間的合作交流,也可以促使他們獲得共情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力,成為更有『力量感』的人。」

  開課建社團 孩子「天生有戲」

  2018年,學校正式開啟「戲劇療育」推廣之路。「通過戲劇,將身體意識與身心調節聯繫起來,將人格意識與身心素養聯繫起來,將劇場表演與精神表達聯繫起來。」王雷英強調,這裏的「療」更傾向於「治癒」,「不是為了促就個人的成功,而是引領每一位普通人走向身心改善、健康快樂之路。」

  「黃白二貓,鬥於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在文言文戲劇融合課《貓》的課堂上,兩位二年級男生一邊用手拍打桌面模仿「貓鬥」,一邊誦讀古文。如今在杭州天地實驗小學,一、二年級每周每班都有一節戲劇課,其他年級也都開設了戲劇社團,並以全校打通、混齡走班的形式開展活動。

  「人們常誤以為『戲劇』只有專業演員才能入行。殊不知孩子們天生就是『有戲』的人,他們對角色的理解和演繹常常會突破我們的想像,甚至反過來『療育』同樣面對生活壓力的成年人。」得知教育部剛剛頒布的「戲劇進校園」的課程方案,王雷英十分興奮,「教育是個靜待花開的過程,而『戲劇療育』也一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