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關於青年的白皮書。白皮書顯示,當代中國青年職業選擇日益多元、自主、靈活,逐漸由單向的「孔雀東南飛」轉變為多向的「自由隨心飛」,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尋找發展機會,通過城鄉之間的發展流動實現發展躍遷。青年也不再只選擇傳統意義上的「鐵飯碗」,「非工即農」的就業選擇一去不返,近年來快速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催生大量新職業,青年機遇更多,選擇更多。/綜合中新社、大公報記者王珏報道
據介紹,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約1.8萬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個語種發布。為充分展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貌和擔當,值此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特發布本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擁有更優越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面臨着建功立業的難得人生際遇。超過2500萬貧困青年徹底擺脫貧困,中國青年共同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新職業催生「斜槓青年」
白皮書指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逐漸成為青年就業的主要渠道。第三產業成為吸納青年就業的重要領域。2020年,第三產業就業佔比47.7%,比十年前增長13.1個百分點。近年來快速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催生了電競選手、網絡主播等大量新職業,集聚了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大量靈活就業青年,湧現了擁有多重身份和職業、多種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斜槓青年」,體現時代賦予青年更多機遇、更多選擇。
白皮書指出,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大背景下,中國青年逐漸由單向的「孔雀東南飛」轉變為多向的「自由隨心飛」,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尋找發展機會,一批又一批農村青年走進城市。2020年,外出農民工總數近1.7億,其中多數為青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1%、比十年前增加15.3個百分點,更多青年通過城鄉之間的發展流動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實現發展躍遷。
同時,中國青年享有更加平等、更高質量的教育機會。2021年,中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1.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7.8%、在學總規模達4430萬人,居世界第一,越來越多的青年打開了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路徑。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等群體受教育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互聯網重塑學習生活工作
白皮書指出,互聯網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響了互聯網。2020年底,中國6歲至18歲未成年人網民達1.8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4.9%,城鄉普及率差距從2018年的5.4個百分點縮小至0.3個百分點。隨着互聯網的快速普及,越來越多的青年便捷地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動、購物消費,青年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發生深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