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航天任務/接棒空間站建設 「神十四」6月征空

時間:2022-04-18 04:24:43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今年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圖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公開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研製過程。\資料圖片

  隨着神舟十三號任務的圓滿成功,中國空間站正式轉入建造階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17日在出席國新辦發布會時表示,中國今年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屆時中國空間站的三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神十四」3名航天員將在空間站駐留半年,此後將實現和「神十五」的在軌輪換。\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空間站建造關鍵階段,兩個飛行乘組特別是神舟十四號肩負重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執行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目前,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的身心狀態非常好,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兩乘組在軌匯合 駐留5-10天

  兩個乘組都將在軌飛行6個月,將首次實現在軌乘組輪換,實現空間站不間斷有人駐留。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10天,航天員系統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黃偉芬介紹,神十四乘組將配合地面完成空間站組裝建設工作,從單艙組合體飛行逐步建成三艙組合體飛行狀態,在這期間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他們將首次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建立載人環境;配合地面開展兩艙組合體、三艙組合體等工作。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出艙活動。完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14個機櫃解鎖、安裝等工作。

  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也將計劃實施數次出艙活動任務,進行艙內載荷設備組裝、測試和調試工作,操控機械臂實施艙外載荷安裝;對三艙三船最大構型組合體進行運行管理和維護。兩個飛行乘組還將開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動,按計劃開展數十項在軌科學研究的實驗和工程技術試驗、飛行任務數據資料收集和拍攝;開展在軌健康監測、防護鍛煉、在軌訓練和演練等工作。

  今年中國空間站建設中,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段的發射是重頭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表示,空間站建造完成後,兩個實驗艙將成為航天員在軌主要的工作場所。

  「問天」機械臂可與主臂合體

  楊宏表示,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都可以開展密封艙內和密封艙外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兩個艙都配置艙內載荷試驗機櫃和艙外載荷安裝平台,也提供信息、供電和散熱等支持和保障措施,可以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材料、空間醫學以及空間探測等多個領域的試驗。

  不過,問天、夢天兩個艙段,也有很大的不同。楊宏表示,問天艙配置有與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這裏包括3個睡眠區、1個衞生區和廚房等設施,可以保障航天員生活,並可以與核心艙一起來支持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的生活。此外,問天艙還配置有一個小型的機械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跟核心艙的大機械臂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員的出艙、艙外設施照料、巡檢等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問天艙還配置有用於航天員出艙的氣閘艙。空間站建成以後,問天艙的氣閘艙將作為航天員主用的出艙活動的氣閘艙,這時候核心艙的節點艙用於其他功能,只是作為備份。楊宏表示,問天艙還具備核心艙對於組合體管理控制功能的備份艙段,也就是說,如果核心艙平台功能出現故障,就可以切換至問天實驗艙行使組合體控制和管理功能,可以整體上提高空間站的可靠性。

  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製進展順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