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深耕政法系統,兩個多月前曾「上電視」
今年67歲的傅政華是河北灤縣人,大部分工作經歷集中在政法系統,從北京市公安局普通偵查員做起,一直做到了後來的公安部常務副部長。
2018年3月,傅政華任司法部部長、黨組副書記。兩年後,2020年5月,傅政華任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去年10月2日,官方公布傅政華被查的消息。10月27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六十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免去傅政華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職務,撤銷其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的決定。
傅政華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視線中,是在兩個半月前熱播的反腐電視專題片《零容忍》中。
專題片在介紹公安部原副部長孫力軍政治團夥案時提到,「孫力軍政治團夥案是黨的十八大後,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的典型。目前,對孫力軍政治團夥案的調查還在進行中,中央已決定對司法部原部長傅政華等人立案審查調查。」專題片中還出現了傅政華簽字的照片。
違規帶槍、結黨營私、不擇手段
今次官方關於傅政華被「雙開」的通報長達700多字,他的問題涉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生活紀律等多方面,通報中的一些表述頗受關註。
例如,政治方面,完全背棄理想信念,從未真正忠誠於黨和人民,徹底喪失黨性原則,毫無「四個意識」,背離「兩個維護」,政治野心極度膨脹,政治品行極為卑劣,投機鑽營,利令智昏,為達到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
通報還提到,他參加孫力軍政治團夥,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在重大問題上弄虛作假、欺瞞中央,危害黨的集中統一;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長期結交多名「政治騙子」,造成惡劣影響等。
長期任職政法系統的他,長期違規領用和攜帶槍支,形成嚴重安全隱患;對紀法毫無敬畏,執法犯法,徇私枉法,擅權專斷,恣意妄為,造成嚴重惡劣政治後果。
在八項規定方面,傅政華被指,特權思想極為嚴重,生活奢靡享樂,長期違規佔用多套住房、辦公用房和多輛公車供個人及家庭享受,長期安排多名公職、現役人員為個人及家人提供服務。
此外,他還被指「長期搞迷信活動,對抗組織審查」「大搞權錢交易,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
「孫力軍政治團夥」
傅政華的「雙開」通報中,「參加孫力軍政治團夥,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表述頗受關註。
今年1月,中國紀檢監察報在報道反腐電視專題片《零容忍》時提到,公安部原副部長孫力軍政治團夥案首次被曝光。
按照《零容忍》中的報道,緊隨孫力軍之後,政法領域多名省部級幹部先後被查處,包括曾任公安部技術偵察局局長,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的龔道安;曾任中央政法委辦公室主任,重慶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的鄧恢林;曾任遼寧省公安廳副廳長、大連市公安局局長,江蘇省副省長、省公安廳長,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王立科;曾任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局長,山西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的劉新雲。
如上文所述,片子中還特別提到了傅政華。
專題片稱,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仍然有人管不住內心的貪慾,不收斂不收手,甚至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違背黨的初心使命,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影響黨和國家政治安全。「孫力軍政治團夥案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今年1月24日,公安部召開了公安機關肅清孫力軍政治團夥流毒影響專題會議,會議透露,公安部黨委已成立公安部肅清孫力軍政治團夥流毒影響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什麼是「政治騙子」?
上述傅政華的問題中,有一條「長期結交多名『政治騙子』」。其實,在以往落馬乾部通報或案例剖析中涉及「政治騙子」的情況也多次出現。
例如,在孫力軍「小圈子」裏的劉新雲,就被指參與在黨內搞團團夥夥,結交「政治騙子」,熱衷政治投機,造成惡劣政治影響。遼寧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國強被指出「盲目聽信『政治騙子』,花費巨資跑官買官被騙」問題。
去年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刊發題為「揭穿政治騙子的套路」的文章。文章中,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表示,「『政治騙子』通常是以虛構的領導幹部親友身份或特殊社會身份出現在公職人員面前,以所謂的『稀有政治資源』獲取信任,繼而招攬工程、騙取錢財等。與遊走在領導幹部之間的政治掮客相似,本質上都是為了攫取利益。」
宋偉表示,一些黨員領導幹部被「政治騙子」欺騙,暴露其理想信念缺失、紀律意識減弱、組織觀念淡薄。他們被權欲蒙蔽而失去政治鑒別力,希望通過人情潛規則「搭天線」、搞政治攀附「抄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