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國航天/錢學森誕辰110年 「長征」第400次升空

時間:2021-12-11 04:26:52來源:大公报

  圖:12月10日8時1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05組衛星發射升空。\新華社

  12月10日,在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在錢學森指揮首次發射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0次發射。10日8時11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05組衛星送入太空,衛星將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和新技術試驗驗證。執行本次任務的火箭與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等正在按計劃開展研製,將有力推動載人月球探測等航天工程,未來還可以和重型運載火箭組合使用建立月球基地,實現月球可持續開發利用。\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從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第一飛」至今,長征火箭51年間實施了中國92.1%的航天發射任務,先後將700餘個航天器送入太空,發射成功率為96.25%。在400次發射裏,前三個100次分別用時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100次從2019年3月10日至今,僅用了33個月。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高級顧問龍樂豪看來,長征火箭的4個百次發射,可以概括為從無到有100次、更高更遠200次、脫胎換骨300次、大國重器400次。

  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指出,在最近的100次發射中,中國首個空間站核心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等「國之重器」均由長征火箭送入太空。目前,正在服役的11個基本型長征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和不同類型航天器的能力,並能支撐無人深空探測。在最近的100次發射中,還湧現出長五B、長七A、長八等新成員,「長征家族」不斷壯大,為中國航天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可能。

  據介紹,目前,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重型運載火箭等正在按計劃開展研製,將有力推動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木星探測、載人月球探測、首次火星採樣等航天重大工程開展。隨着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不斷發展,新老火箭將實現全面交替,火箭重複使用、落區控制、無人值守發射、多星部署等技術的突破,將促進運載火箭技術水平實現新跨越。

  百噸級重型火箭 2028年首飛

  未來將執行中國載人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等任務的百噸級重型運載火箭,是中國目前在研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重型運載火箭能將50噸至140噸的航天器送往近地軌道,也能將15噸至50噸的航天器送到奔月轉移軌道,還能將12噸至44噸的航天器送到奔火轉移軌道。目前,重型火箭已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預計2028年實現首飛。

  重型運載火箭綜合性能指標可達到國際運載火箭的先進水平。重型運載火箭可滿足未來長時期國內深空探測、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需求,亦將實現在2030年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邁入世界一流梯隊的目標。

  正在天宮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是乘坐有「神箭」之稱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升空的。未來的航天員,有望升級新的征空「坐騎」。更大、更高、更快、更安全可靠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將執行中國今後的載人登月任務。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設計師劉秉表示,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將繼承長征二號F火箭高可靠、高安全的載人運載火箭的設計標準和設計基因。後續,新一代載人火箭將用於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中環月、繞月、登月等演示驗證及飛行任務。未來還可以和重型運載火箭組合使用建立月球基地,實現月球可持續開發利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