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琴澳兩地民生融合,橫琴成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圖為在橫琴舉辦的澳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橫琴夏令營活動上,澳門親子家庭創作主題明信片。\資料圖片
【編者按】
隨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橫琴方案》)近日公布,合作區將在大灣區體制機制融合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嘗試;將首次探索採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橫琴方案》亦被認為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以來最大的突破,是「一國兩制」實踐中具有創造性意義的里程碑。澳門作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其深度參與打造「新橫琴」也給香港帶來新啟示。即日起,大公報推出解讀《橫琴方案》系列報道,圍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新合作 新便利」、「新稅制 新產業」、「新機遇 新啟示」等主題進行深度解讀。
「每天從澳門開車不到半小時就到達橫琴辦公室。」這已成為澳門青年周運賢的工作常態,他相信隨着《橫琴方案》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成為琴澳同城人。《橫琴方案》明確合作區其中一個戰略定位便是「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此外,合作區實現稅收政策與澳門逐步接軌。《橫琴方案》對吸引高端人才的措施也很給力,對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允許具澳門等境外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經備案後在合作區提供服務。\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周運賢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創辦的跨境電商公司「跨境說」,員工在不到三年內由十多人擴至百餘人。創業谷至今也累計孵化澳門創業企業(項目)超500家,已發展為澳門青年內地創業首選之地。截至今年8月,橫琴累計註冊企業超過5.5萬家,註冊資本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澳企從橫琴開發之初的5家發展到如今逾4500家,註冊資本超過1300億元。
青年創新創業盡享優惠
「《橫琴方案》的出台,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廣闊空間,這是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又一重大機遇。」周運賢表示,接下來將利用合作區的資源、平台優勢,搭建跨境說數字服務生態平台,推動區域實體產業和數字經濟加快融合發展。
《橫琴方案》規定,「高水平打造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中葡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創客空間、孵化器和科研創新載體。推動在合作區創新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國家發改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戰略一室負責人、副研究員張燕表示,這些政策為澳門青年人創新創業、拓展職業發展空間提供新的載體、新的機遇。
「對在合作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張燕認為,這將吸引更多的澳門居民到橫琴就業創業。澳門青年李輝也坦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現稅收政策與澳門逐步接軌,這無疑對澳門居民北上發展是一大吸引力。
「合作區通過『真金白銀』吸引和留住人才。」李輝說,《橫琴方案》明確,對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據悉,內地實行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從3%到45%不等;而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下調30個百分點,這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顯著增加。
「《橫琴方案》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令我們這些在橫琴的青年創業者深受鼓舞。」蜜蜂科技創始人賈凡說,未來將依託該公司在橫琴打造的新型辦公空間載體,致力服務更多澳門及大灣區創新企業人員。據悉,由蜜蜂科技與大橫琴集團打造的大橫琴&BEEPLUS產業空間,目前集聚40多家澳門企業落地發展。
269名港澳建築專才橫琴備案
《橫琴方案》還提出,允許具有澳門等境外執業資格的金融、建築、規劃、設計等領域專業人才,在符合行業監管要求條件下,經備案後在合作區提供服務,其境外從業經歷可視同境內從業經歷。據最新統計,目前269名港澳建築領域專業人士和57家港澳企業已在橫琴備案,並推動擴大港澳工程管理模式適用範圍,橫琴政府投資項目全部面向港澳企業開放。
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表示,《橫琴方案》從頂層做好琴澳在制度銜接方面的設計,他期待未來可聯同粵澳兩地更多青年專業人士,一起在合作區為青年創新創業、粵澳相關機制銜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