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9月,內地高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對於在內地高校求學的香港學生而言,今年的返校之路可謂長路漫漫——由於香港仍受第三波疫情影響,在香港還未設立與內地互認的健康碼的情況下,兩地通關政策收緊,港生回內地需要出示24小時內進行的核酸檢測證明,並在內地進行14天集中醫學隔離才能返校;而除了路途上的重重關卡,少不免還要花上一筆檢測和隔離費用。不過,比起這些,不少港生依然期待新一年的大學生活,高興地踏上返校之路。\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夏微(文、圖)
上海外國語大學港生 周詠芝
周詠芝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意大利語專業的大一新生。「當初想到要一個人去上海隔離,因為未知而有些擔心,也捨不得家人朋友。」但比起這些,她更加期待即將開啟的大學生活,希望能夠交到很多好朋友,「想知道內地上學的情況,也從未體驗過住宿生活。我很喜歡打排球,到時候想加入社團。」滬菜鱔糊是詠芝心頭好,不過到滬以來還未通過外賣品嘗過,因為她想留待隔離結束再去飯店享用美食。
廣州高校港生 高煜燁
對港生高煜燁(小高)來說,14日隔離生活並不苦悶,反而多了一段時間可以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我平時都比較忙,忙於學習和創業的項目。在酒店隔離的14天時間裏,難得擁有了獨處的時光。」小高之所以在疫情期間心急回校,一方面是因為學業,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創業項目:「結束隔離,也像休了一個悠長假期給自己『充電』增值,現在心裏充滿衝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