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唐良智:重慶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時間:2019-03-06 22:15:41來源:大公網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唐良智(韓毅 攝

  大公網3月6日訊(記者 韓毅)「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強調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唐良智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重慶市代表團開放日稱,遵照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統籌抓好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兩大基本面,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任務繁重。去年,該市謀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划,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精准落實「五個振興」要求,啟動11個區縣、102個鄉鎮、220個村分層分類試驗示範。 

  唐良智說,未來重慶將重點在四方面下功夫:首先,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目標標準,落實精准方略,狠抓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問題整改,確保大力度高質量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其次,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促進農業「接二連三」。再次,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重點推進農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和「三變」改革、「三社」融合發展試點。最後,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努力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讓廣袤農村成為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據介紹,重慶已謀划實施城市提升行動計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尊重五統籌」要求,聚焦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實施21個專項和79個子項,加快提升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此外,當地還構建分類指導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啟動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動主城區和渝西片區建設現代化都市圈,促進渝東北片區、渝東南片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唐良智補充說,重慶構建以交通為重點的網絡型基礎設施體系,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推動「三鐵」融合,着力構建「米」字型高鐵網,實施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划。此外,推進以「兩江四岸」為主軸的城市有機更新,彰顯「山城」「江城」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並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推進「馬路辦公」常態化、機制化,讓城市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業宜居宜游。 

  力拓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唐良智介紹,「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囑托我們『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我們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為重慶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昨天,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唐良智說,這「『四個一』讓我們進一步深化了認識,更加深刻領悟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要義和精髓。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過去一年,重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該市研究出台「1+3」文件,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唐良智續稱,重慶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划定生態保護紅線2.04萬平方公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6天。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等綠色產業,去年環保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等改革事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