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村里來了「新農民」 浙江千名「農創客」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18-12-08 14:54:14來源:大公網

2018浙江省農博會資本對接會 受訪者供圖

  大公網12月8日訊(記者 王莉)80后「農創客」陳小東在2018浙江省農博會資本對接會上自信而又從容地向資本方娓娓道來自己的「航天農業」項目,他提出用5年時間,總投資3億元,打造一個集合航天農業科普體驗以及航天農業種植的基地,項目預計可解決2000人左右的就業問題,並在2020年實現公司納稅超過500萬元。最終獲得資本青睞,順利簽訂投資意向協議。

  據了解,「農創客」概念2015年起在浙江興起,2017年還寫入了當地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向陳小東這樣的「農創客」已有近2000人,80、90后占近九成,本科及以上學歷佔半數以上,包括北大、清華、浙大等名校生及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海歸人員。「農創客」們在進入農業領域后,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種養業,還不斷向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以及后端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文化創意等延伸,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陳小東和真正的農民一樣,每天都要去田間地頭看看稻米的長勢。受訪者供圖

  陳小東說:「我們是一群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在脫下筆挺的正裝,摘下手表踏入農田這一刻,全都改變了,我們是新農村的現代農民,在個人出彩的情況下,更要得到農民的喝彩,要依託現代農業的發展,帶動產業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村增富,農民增收。」

  有良心的人種的大米才是糧食

  陳小東祖祖輩輩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他說:「我始終信奉一句話,『有良心的人種的大米才是糧食』。」

  創業之路並不平坦。2013年在確定啟動稻田生態養殖泥鰍項目后,他帶着鄉親冒着40幾度的高溫,連續奮戰終於完成85畝早期稻鰍混養基地建設。可是一場台風,導致水位上漲,泥鰍出逃,造成60多萬元的損失。他自己在搶災過程中還摔破了腿,5公分見長的傷口深可見骨,泡在水里延誤了治療,當昏迷被送進醫院時傷口已經開始化膿腐爛,差點截肢。但這並沒有影響陳小東做農業的信心,之后他總結失敗原因,重新整修基礎設施,補充泥鰍苗種,升級種養方式,總結了五大技術,成功申報專利。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一批台灣地區客商來到基地,通過各種儀器測試,最終以每畝1500元的價格訂購稻草,這相當於當地一畝稻田一年稻穀的產值。這一消息傳出,客商就不斷上門,有客商以普通稻穀5倍的價格收購了陳小東所有的稻穀。第一年公司就實現利潤150多萬元。之后,他不但擴大養殖規模,並且不斷進行農產品的研發及深加工,創立了稻田立體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全國發展推廣合作農戶1200多戶,帶動流轉面積25000多畝,增加農戶畝均產值超過2.5個億。2017年,公司實現年銷售收入2500萬元,同時帶動合作農戶銷售2個多億。

  「新農民」帶來現代農業新技術

  使用人工植保機撒種撒葯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受訪者供圖

  蔬菜機械化生產是農業發展趨勢,90后農場主秦乾潮就是看重了這一市場,畢業后放棄熱門的IT行業,甘心做個「新農民」。在他的農場里可以看到全自動播種流水線、毛豆采收機、無人植保機、農業耕作、708畝噴滴灌等「新式武器」,同時還安裝了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農場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機器換人」。他說:「機械化操作、規範化培植既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又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還能通過控制農葯的使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這一定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蔡元傑認為,專業知識扎實、市場意識強烈、有一定工作閱歷的「農創客」群體正在壯大,包括阿里、華為出來的專家和高管,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等青年才俊,這些「新農民」善用技術改變農業,極大地推動了浙江現代農業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