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活化歷史老街 迎大灣區機遇

時間:2018-06-12 03:16:39來源:大公網

  圖:小遊客們在中英街雕塑文化牆遊玩/受訪者供圖

  中英街「一街兩制」的特殊文化景觀至今吸引眾多遊客慕名而來,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中英街的商貿旅遊和歷史文化價值逐漸被加以重視。有研究機構建議,在保留中英街步行街形態的基礎上,推動商貿升級,注入新經濟活力,並配合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與作為創科平台的落馬洲河套,及提供金融專業服務的前海,並列大灣區三個重點合作區,彼此遙相呼應。

  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英街兩邊「家門」和「心門」逐漸打開的40年。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交織在居民每頓飯、每口茶裏,融合於每天傍晚古榕樹下的談天說地中。「中英街轄區面積只有0.177平方公里,住有6000多居民,其中港人佔了一半,這是中英街最特別的地方,也是最天然的文化元素。」沙錦濤說。2014年底,鹽田區政府為解決中英街長期「多頭管理」的困境,設立了中英街管理局。管理部門根據中英街商貿旅遊合作區的定位,將其打造成為歷史氛圍更加濃厚、愛國主義教育特徵更加鮮明、商貿旅遊活力更加凸顯的歷史文化名街。

  展望未來,中英街將形成「一界一墟一巷七街」的歷史街區格局。「一界」即深港邊界,「一墟」即東和墟記憶街區,「一巷」即沙欄嚇村特色客家窄巷,「七街」即穿插在東側老建築中的七條老街。通過適度放寬進出限制,簡便手續,增加交通配套,增建停車場,以應付人流增長。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深圳東進戰略的大背景及歷史機遇下,繼續保持生機和活力,迎來一個更大的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