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科技日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院長李洪日前表示,該院研製的「人工輔助心臟」已經開展了大量動物實驗,正在接受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山東檢測中心的檢驗,有望於「十三五」期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一院18所是中國航天伺服技術的發祥地。該所科研人員發現,火箭伺服系統的核心——精密的電機和泵,與人工輔助心臟的原理非常相似。他們跟天津的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合作,設計製造了「航天心」。
該院大膽採用了泵機一體化及磁液懸浮技術,讓泵中旋轉部件能不接觸內壁而旋轉,不僅能把對血液的破壞降到最低,而且還能讓血泵長期執勤,使我國的人工輔助心臟技術直接跨入國際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最關鍵的溶血指標NIH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