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點擊香江:從習主席深入「兩會」團組看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屠海鳴

時間:2018-03-12 03:16:15來源:大公網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成為這個春天最為引人矚目的大事。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挑戰,改革的重點與發展的方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執政黨的施政舉措,都在這個「兩會時段」逐一展現。尤其讓全國民眾和海外輿論廣泛關注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深入「兩會」團組的講話,談民生,論創新,講德政,謀發展,處處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習主席的講話言辭懇切,情意深長,彰顯了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習主席的講話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展現出為新時代謀篇布局的開闊視野。習主席在「兩會」團組的講話,大多數針對內地,但對於香港同胞同樣具有啟迪意義。

  對標人民群眾的要求改進工作

  在廣東代表團,習主席強調:「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在山東代表團,習主席強調:「功成不必在我並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以人民為中心」不是抽象、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讓人民成為評判政府工作的「裁判員」,參加全國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自全國各地、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將基層群眾呼聲帶到了「兩會」。人民群眾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的事情確實不少,比如:上學難,看病難,行路難;比如,一些城市房價畸高,制約了人才的引進;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服務「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一些地方扶貧工作中形式主義嚴重,一些領域政府監管不力,存在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隱患,等等。出現這些問題並不奇怪,重要的是依照什麼標準評判它、改進它?習主席的講話明確了標準: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改進工作的標準。立標準,定法度,體現出「人民」二字在領袖心中的分量。

  瞄準貧困群眾需求脫貧攻堅

  在內蒙古代表團,習主席勉勵與會代表:「銳意創新、埋頭苦幹,守望相助、團結奮鬥,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扎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習主席特別關心那裏的貧困群眾,他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攻克貧困人口集中的鄉村。要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瞄準貧困人口集中的鄉村,重點解決好產業發展、務工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保障等問題。」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五年多來,習主席以自己的言行詮釋着這句莊嚴承諾,也影響和帶動各級幹部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落到實處。一年脫貧1000萬多人,最終將使7000萬人全部脫貧。產業發展脫貧、轉移就業脫貧、易地搬遷脫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保護扶貧、兜底保障。中國政府的七條扶貧路徑,讓每一位貧困人口都能找到脫貧的出路,這個堪稱全世界最大的扶貧工程,讓千家萬戶感受到了溫暖。習主席的時時牽掛,對貧困群眾的一片真情,體現出領袖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人民。

  讓創新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力

  在廣東代表團,習主席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他說:「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

  在山東代表團,習主席強調了鄉村人才振興的問題。他說:「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回望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兩會」足跡,「創新」、「人才」是他每年「下團組」時念茲在茲的話題。13億多中國人具有勤勞智慧的優秀品質,唯有創新體制機制,才能激發13億人的創造力,也才能讓人們通過不懈奮鬥,過上美好的生活。十八大以來,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激發創新活力的舉措,比如:保護知識產權,提高科研人員在創新收益中的分紅比例,減免小微企業稅收,取消大批行政審批權,對大學生創業者提供稅收、貸款等政策優惠,等等。這些舉措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創新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但這還不夠,在習主席的眼裏,各地各領域還有巨大的創新空間,應該進一步下功夫,讓創新迸發出更大更強更廣的力量。

  讓德政造福人民群眾

  在重慶代表團,習主席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幹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重慶是受薄熙來、孫政才「遺毒」影響較深的地方,德政之於重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一個地方的官員都不施德政,再好的政策也會落空。中共十八大以來,「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效果明顯,但紀律和法律的「硬約束」之外,官員的心中還應有「軟約束」,否則,「不想腐」的目標很難實現。既要講法治,又要講德治,各級官員的道德修養更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不可輕視!德政施行,萬民受益,且利及長遠。習主席的「德政論」,同樣體現出對基層百姓的無限關愛。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新夢想。習主席在「兩會」團組的講話,點燃了億萬民眾的激情,讓香港同胞同樣感受到溫暖、看到希望,香港一定能夠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讓我們從這個春天出發,書寫民族復興的新篇章!

(本文作者係新一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