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等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答記者問/新華社
在去年國企取得營收50萬億元的五年最佳成績後,國資委主任肖亞慶10日在京表示,今年開局繼續保持了良好的態勢。1至2月份,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們對經濟的發展,對今年全年的前景充滿信心。」2017年央企境外資產總量達到了7萬億人民幣,下一步要支持鼓勵央企進一步「走出去」,並鼓勵各類企業包括國外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公報記者 周琳北京報道
肖亞慶表示,今年要更加注重央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在高質量發展方面,中央企業要突出實業、主業。另外,要在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上繼續努力,承擔更多責任。
去年營收利潤俱五年最佳
他在回顧過去一年的成績單時表示,全國的國有企業去年營業收入達到了50萬億元,利潤達到了2.9萬億元,比上一年分別增長了14.7%和23.5%。其中,中央企業的營業收入為26.4萬億元,利潤達到了1.42萬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了13.3%和15.2%,這些都是五年來的最佳表現。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去年,央企在鋼鐵、煤炭的去產能都率先完成任務。從壓縮管理層級、提質增效看,去年中央企業減少法人戶數是8390戶。處置「殭屍企業」和「特困企業」達1200戶,僅這兩項就節約成本和減少虧損1634億元。在混改方面,肖亞慶指出,目前已經有三批企業正在試點,也取得了積極成效。既有子公司的改革,也有像聯通這樣的層級比較高的在二級上市公司層面的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開放的,希望願意參與的各類企業包括國外的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年負債水平獲有效控制
在管控債務風險方面,肖亞慶介紹,近年來中央企業的負債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並出現下降。去年底,中央企業的平均負債率為66.3%,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總體負債水平可控。不過,部分中央企業的二級三級企業負債率高,風險依然存在。
去年央企利用各種市場投資募集了3577億資金,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利用好市場化債轉股的有利時機。同時,他指出要盤活存量資產,對與實業、主業不相關的可以處理資產,進一步充實資本;並嚴控各類風險,特別是海外投資風險。
國企要向全球公司轉型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意味着國企要向全球公司進行戰略轉型。肖亞慶介紹,2017年中央企業境外單位有9112戶,資產總量達到了7萬億人民幣,投資和從事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185家。應該說國際化進程邁出了比較堅實的一步。下一步繼續要支持鼓勵中央企業「走出去」,但作為國資監管部門也要進一步完善國際化過程中監管的措施和舉措。